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余姚市积极推进“心理健康促进工程”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3-10 14:29:54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 2011年度,余姚市心理健康教育获浙江省“三优”(指优秀课题、优秀活动课设计、优秀案例)成果奖6项,其中有两项获一等奖,获奖数和一等奖数均居全省第一;在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评中,考评指标“心理健康教育”得满分……近年来,余姚各级各类学校开辟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多方面、全过程之中。

  “心育”龙头学校纷纷涌现

  张琦是余姚高风中学心理社团的成员,主要负责学校心理板报的编辑及排版工作,还协助心理老师策划心理社团的活动。

  余姚高风中学是宁波市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多年来不断推进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就是其中一项举措。“在心理社团工作过一段时间,慢慢能自己疏导一些心理问题了。”张琦说。

  “学校针对各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负责老师介绍,高风中学在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中分别开展“心理适应性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和“考前心理教育”。并且,学校在初一、高一级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表,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课堂游戏、案例辨析等课堂组织形式。

  “学校校长每学年为新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心理健康课。”这位老师说。

  在余姚市花园小学采访中,学生小郑拿出自己的绘画作品集给记者看,小郑说,遇到开心或是难过的事,他每隔几天就会把它们画出来,画册里有的是两个孩子在草坪上放风筝,有的是父母在监督自己写作业……

  “学校鼓励学生用绘画记录心理变化,并且建立了学生心理绘画治疗跟踪档案,对于一些心理困难生,老师能第一时间从绘画中了解情况并给予关注。”学校老师介绍。

  此外,还有多所学校都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心育”教育,如小曹娥镇校的“学科渗透—孝德教育”、东风小学的“做幸福教师”等。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探索实践,余姚市优质学校的“心育”特色越来越鲜明。

  在户外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起,余姚市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从学校推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心理教育。

  “真没想到做一顿晚餐有那么多工序。”余姚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在体验过亲手烹饪晚餐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2011年5月,余姚实验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阳光之旅”下乡体验活动,前往马渚、牟山接壤处为父母亲做一次晚餐,同学们经历了去市场买菜、洗、烧、品的全过程体验。

  “实在好累啊!”学生小楠说。虽然累,可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对自己的日常行为有了反思。

  这些学生几乎从没干过买菜、洗菜等家务活。在乡间“教室”,他们用实践行动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不易。

  在余姚四中,同学们常常上街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并给予路人亲切拥抱,“在给予陌生人拥抱的时候,自己心里也特别踏实。”学生小林说。

  据了解,2011年,余姚市成立“阳光少年成长乐园”,余姚市教育局还与当地妇联、广电局共同打造“教子有方”节目广播,每月针对一定年龄段做节目,节目内容以全面培养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为主。

  悉心培育“心育”教师队伍

  早在2009年,余姚市实验学校在全省率先实施学校全员培训,全校200多教职员工人人取得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上岗资格证,去年,该校又投入百万元,创建了现代化的心理咨询室。

  如今,余姚市有8所学校已实行全员培训。目前,余姚市各学校已累计具有省心理健康教育A级资格教师3人,B级资格教师41人,C级资格教师1947人,总计1991人,占教师总数三分之一,处于全省师生比领先地位。

  “教师心育理念的普及和心育能力的提升,能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优秀教师更能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家长的寄托人。”余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给师生和家长提供心理服务平台,今年3月,“余姚教育心理网”正式上线,设有“心灵鸡汤”、“心理百科”等栏目,并提供在线心理咨询。 东南商报 吴彦 陈汉春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余姚市积极推进“心理健康促进工程”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3-10 14:29:54

  中国宁波网讯 2011年度,余姚市心理健康教育获浙江省“三优”(指优秀课题、优秀活动课设计、优秀案例)成果奖6项,其中有两项获一等奖,获奖数和一等奖数均居全省第一;在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评中,考评指标“心理健康教育”得满分……近年来,余姚各级各类学校开辟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多方面、全过程之中。

  “心育”龙头学校纷纷涌现

  张琦是余姚高风中学心理社团的成员,主要负责学校心理板报的编辑及排版工作,还协助心理老师策划心理社团的活动。

  余姚高风中学是宁波市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多年来不断推进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就是其中一项举措。“在心理社团工作过一段时间,慢慢能自己疏导一些心理问题了。”张琦说。

  “学校针对各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负责老师介绍,高风中学在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中分别开展“心理适应性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和“考前心理教育”。并且,学校在初一、高一级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表,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课堂游戏、案例辨析等课堂组织形式。

  “学校校长每学年为新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心理健康课。”这位老师说。

  在余姚市花园小学采访中,学生小郑拿出自己的绘画作品集给记者看,小郑说,遇到开心或是难过的事,他每隔几天就会把它们画出来,画册里有的是两个孩子在草坪上放风筝,有的是父母在监督自己写作业……

  “学校鼓励学生用绘画记录心理变化,并且建立了学生心理绘画治疗跟踪档案,对于一些心理困难生,老师能第一时间从绘画中了解情况并给予关注。”学校老师介绍。

  此外,还有多所学校都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心育”教育,如小曹娥镇校的“学科渗透—孝德教育”、东风小学的“做幸福教师”等。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探索实践,余姚市优质学校的“心育”特色越来越鲜明。

  在户外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起,余姚市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从学校推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心理教育。

  “真没想到做一顿晚餐有那么多工序。”余姚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在体验过亲手烹饪晚餐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2011年5月,余姚实验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阳光之旅”下乡体验活动,前往马渚、牟山接壤处为父母亲做一次晚餐,同学们经历了去市场买菜、洗、烧、品的全过程体验。

  “实在好累啊!”学生小楠说。虽然累,可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对自己的日常行为有了反思。

  这些学生几乎从没干过买菜、洗菜等家务活。在乡间“教室”,他们用实践行动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不易。

  在余姚四中,同学们常常上街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并给予路人亲切拥抱,“在给予陌生人拥抱的时候,自己心里也特别踏实。”学生小林说。

  据了解,2011年,余姚市成立“阳光少年成长乐园”,余姚市教育局还与当地妇联、广电局共同打造“教子有方”节目广播,每月针对一定年龄段做节目,节目内容以全面培养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为主。

  悉心培育“心育”教师队伍

  早在2009年,余姚市实验学校在全省率先实施学校全员培训,全校200多教职员工人人取得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上岗资格证,去年,该校又投入百万元,创建了现代化的心理咨询室。

  如今,余姚市有8所学校已实行全员培训。目前,余姚市各学校已累计具有省心理健康教育A级资格教师3人,B级资格教师41人,C级资格教师1947人,总计1991人,占教师总数三分之一,处于全省师生比领先地位。

  “教师心育理念的普及和心育能力的提升,能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优秀教师更能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家长的寄托人。”余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给师生和家长提供心理服务平台,今年3月,“余姚教育心理网”正式上线,设有“心灵鸡汤”、“心理百科”等栏目,并提供在线心理咨询。 东南商报 吴彦 陈汉春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