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老师上班在医院 学生学习在临床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把教室搬进了医院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3-10 14:50:05报料热线:81850000

  图为李海舟老师在解放军第113医院一边给病人做康复治疗一边指导学生。薛丛川 崔雨 摄

  中国宁波网讯 “我们每次在医院上班,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开学不过两周,而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李海舟等6位老师已经上班一个多月了。他们上班的地方不在学校,而是解放军第113医院。原来,这是他们在进行与解放军第113医院合作的项目——“院校合作,军地共建康复医学‘产学研’中心”。该项目的合作研究课题《Broca 失语语音障碍分析及治疗策略研究》刚在全军医药卫生科研项目中成功立项。

  学 生

  在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得真知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病、伤、残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常与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

  据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主任周菊芝教授介绍,目前,该校在解放军第113医院建立了康复医学中心,在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市宋诏桥医院、宁波市康复医院设立了临床康复教研室。今年春节,学校就安排了6位康复专业的教师和部分学生轮流在解放军第113医院里给病人做康复治疗。

  市民刘师傅在过年前得了中风,导致右侧偏瘫,随后就住进解放军第113医院。

  “刘师傅刚进来时呈现神志不清、半边瘫痪等症状。”既是天一职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副主任,又是解放军第113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的李海舟老师在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后认为,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病人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这是为了病人抢救成功醒过来后做准备的,防止其关节、肌肉萎缩。”

  在刘师傅病情稍微稳定后,李海舟和治疗师施莎莎便带领学生一起为他做康复治疗。在20多天的治疗过程中,他们一起运用运动疗法、理疗、高氧治疗、针灸等治疗方式使其恢复肢体功能。

  刘师傅儿子说:“我父亲刚来的时候,右半身不能动,知觉也没有多少,现在经过医生、老师和同学们的悉心治疗照顾,手和腿可以抬起来了,站也可以站,治疗效果很好。”

  学 校

  从临床中获取鲜活教学案例

  “学校、医院两手抓”是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在分析康复治疗技术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构建的康复治疗与康复保健两个方向的“平台+岗位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实行工学交替分段递增式实训,并在第四、五、六学期把课堂放在了医院。

  陈洋洋是该校2009康复3班学生,她有三个星期的时间在解放军第113医院进行教学学习,她告诉记者:“之前学到的技能都是在同学身上模拟的,不能真正了解病人的情况,现在在医院边学习边接触病人,如通过肩周炎患者真实的疼痛反应,立马就能确定是外展受限还是后伸受限症状,这点光靠图片和视频的课堂教学是做不到的。”

  “院校合作后,床边教学、病例讨论成了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与病人的接触过程中,及时地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李海舟说。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教师傅青兰也感触极深:“搜集了许多鲜活的教学案例,为学生的课堂提供很好的素材;一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没有的案例,会在临床实践中出现,提高了我们临床分析问题的能力。”

  医 院

  缓解我市康复人才缺口

  目前,该校与解放军第113医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了高标准的康复治疗中心,临床业务范围扩大,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目前全市康复治疗师的数量大约只有100名,但康复治疗需求人数每年都以100%以上的速度增加,康复治疗师的需求缺口很大。”解放军第113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蒋功达告诉记者:“院校合作,专、兼职教师共同学习,这样既满足了学院的教学需要,又促进了医院临床康复工作的规范和水平提高”。

  在康复教师学生的帮助下,康复医学中心的业务范围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康复治疗师团队的业务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

  “下一步,我校将搭建校企一体化合作育人平台,做到‘五个对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任光圆教授介绍说。 东南商报 薛丛川 崔雨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老师上班在医院 学生学习在临床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把教室搬进了医院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3-10 14:50:05

  图为李海舟老师在解放军第113医院一边给病人做康复治疗一边指导学生。薛丛川 崔雨 摄

  中国宁波网讯 “我们每次在医院上班,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开学不过两周,而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李海舟等6位老师已经上班一个多月了。他们上班的地方不在学校,而是解放军第113医院。原来,这是他们在进行与解放军第113医院合作的项目——“院校合作,军地共建康复医学‘产学研’中心”。该项目的合作研究课题《Broca 失语语音障碍分析及治疗策略研究》刚在全军医药卫生科研项目中成功立项。

  学 生

  在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得真知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病、伤、残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常与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

  据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主任周菊芝教授介绍,目前,该校在解放军第113医院建立了康复医学中心,在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市宋诏桥医院、宁波市康复医院设立了临床康复教研室。今年春节,学校就安排了6位康复专业的教师和部分学生轮流在解放军第113医院里给病人做康复治疗。

  市民刘师傅在过年前得了中风,导致右侧偏瘫,随后就住进解放军第113医院。

  “刘师傅刚进来时呈现神志不清、半边瘫痪等症状。”既是天一职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副主任,又是解放军第113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的李海舟老师在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后认为,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病人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这是为了病人抢救成功醒过来后做准备的,防止其关节、肌肉萎缩。”

  在刘师傅病情稍微稳定后,李海舟和治疗师施莎莎便带领学生一起为他做康复治疗。在20多天的治疗过程中,他们一起运用运动疗法、理疗、高氧治疗、针灸等治疗方式使其恢复肢体功能。

  刘师傅儿子说:“我父亲刚来的时候,右半身不能动,知觉也没有多少,现在经过医生、老师和同学们的悉心治疗照顾,手和腿可以抬起来了,站也可以站,治疗效果很好。”

  学 校

  从临床中获取鲜活教学案例

  “学校、医院两手抓”是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在分析康复治疗技术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构建的康复治疗与康复保健两个方向的“平台+岗位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实行工学交替分段递增式实训,并在第四、五、六学期把课堂放在了医院。

  陈洋洋是该校2009康复3班学生,她有三个星期的时间在解放军第113医院进行教学学习,她告诉记者:“之前学到的技能都是在同学身上模拟的,不能真正了解病人的情况,现在在医院边学习边接触病人,如通过肩周炎患者真实的疼痛反应,立马就能确定是外展受限还是后伸受限症状,这点光靠图片和视频的课堂教学是做不到的。”

  “院校合作后,床边教学、病例讨论成了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与病人的接触过程中,及时地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李海舟说。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教师傅青兰也感触极深:“搜集了许多鲜活的教学案例,为学生的课堂提供很好的素材;一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没有的案例,会在临床实践中出现,提高了我们临床分析问题的能力。”

  医 院

  缓解我市康复人才缺口

  目前,该校与解放军第113医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了高标准的康复治疗中心,临床业务范围扩大,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目前全市康复治疗师的数量大约只有100名,但康复治疗需求人数每年都以100%以上的速度增加,康复治疗师的需求缺口很大。”解放军第113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蒋功达告诉记者:“院校合作,专、兼职教师共同学习,这样既满足了学院的教学需要,又促进了医院临床康复工作的规范和水平提高”。

  在康复教师学生的帮助下,康复医学中心的业务范围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康复治疗师团队的业务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

  “下一步,我校将搭建校企一体化合作育人平台,做到‘五个对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任光圆教授介绍说。 东南商报 薛丛川 崔雨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