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一年75万吨泥土被带走 四明山花木种植影响生态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3-12 07:03:36报料热线:81850000

  现场见闻

  青山打上了一个个“补丁”

  昨天,在久违的阳光中,一拨拨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出现在四明山。记者也走了一趟四明山,但是心情没有因为“绿肺”的新鲜空气而轻松一点,反而感到了几分沉重。

  眼下正是绿化造林的季节,一路上到处都能看见一堆堆花木。这些花木的根部都包着厚厚的泥土,然后再用草绳严严实实地捆扎起来。旁边的花农用吊机或者叉车来来回回,忙着将这些已经“有主”的“名花”搬上皮卡车、大货车运往全国各地。

  根据资料,为了保证成活率,花木根部打泥球的标准是1:8,也就是说,一株树干直径1厘米的花木至少要打直径8厘米的泥球。记者拿出尺子量了一下,发现这一堆堆花木根部泥球的直径一般都有40—50厘米,大一点的则超过1米。记者在半路上还见到,一辆硕大的起重机横在半路非常“吃力”地吊着一株大树苗,旁边还有四五个工人七手八脚地帮忙,根据目测,这株大树苗根部泥球的直径至少有2米,带走的泥土至少有250公斤。

  “每年都有这么多的泥土被带下山,四明山的泥土岂不是越来越少?难道花农们都不知道吗?”来四明山游玩的宁波市民曹先生担忧。

  在许多游客的记忆里,以前四明山区域的花木种植,都在房前屋后的耕地、旱地以及离村庄较近的平坡山地上进行。但昨天记者看到的却是,花农已将花木种植范围扩大到远山、高山的林地,甚至在一些明令禁止的陡坡、急坡、险坡上,也种植了花木。以往,道路两旁的高山上总能看到令人心旷神怡的郁郁葱葱,而现在看到的却是山上的树木被整片砍伐,种上了一株株花木,裸露的一片片黄土,格外刺眼。

  “原本苍翠欲滴的四明山就这样打上了一个个补丁,出现了一个个疮疤,实在是大煞风景。”从上海来旅游的章先生摇着头说。

  记者黄剑跃

  新闻延伸

  买土保田的“三十六湾样本”

  奉化市溪口镇三十六湾村,这个四明山区的高山小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因苗木种植闻名全国,30多户人家花木年销售总额达到1200万元左右。

  和四明山区域所有的花木种植基地一样,三十六湾村近期也是一派忙碌景象,村边道路上随处可见等着运下山的五针松。“1000元一株?笑话!要2000多元一株。”昨日,一位扛着锄头经过的村民笑呵呵地说。

  除了五针松,记者还看到路边的山坡和树丛下有一堆堆泥土,这在其他地方是难得一见的。村委会主任竺君锵说,这些泥土是村里的花农自发从山下的工地买来的,准备在花木销售暂时告一段落时给田地里补土。

  “花木卖出去,泥土也被带走了,泥土可是苗木的爹娘,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就用完。再说了,买土保田也是为了让村里的花木产业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竺君锵告诉记者,近20年来,买土保田已经成了绝大部分村民的共识,大家都比较舍得花钱购买泥土,村干部也不需要花什么力气去动员。

  随着村里这几年花木产业的发展,村民买土保田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原来是人力车拉,后来改用拖拉机运,现在是用5吨大货车运,差不多快形成一个产业了,也有了专门销售泥土的联系人。”三十六湾村党支部书记竺清松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村民至少买来400车总计2000吨的泥土。

  尽管三十六湾村买土保田的举动颇有成效,也给周边村庄带来了良好示范作用,但是村干部心里还是有个结:泥土资源并不是随处都有,如何保证每年的大量需求?买土保田毕竟需要真金白银投下去,怎样让村民的自觉行为能够长期保持下去?

  竺清松说,希望能由政府部门牵头搭建一个信息平台,让村民更加顺畅地购买到适合五针松种植的泥土。另外,也希望能享受到一定的鼓励政策,因为一辆载重5吨的大货车将泥土运到村里,再由人工挑到田地里,成本加起来已经超过1000元,是笔不小的开支。记者黄剑跃

  相关链接

  四明山区域

  根据《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四明山区域具体为鄞州区的章水镇、龙观乡、横街镇、鄞江镇,奉化市的溪口镇,余姚市的梁弄镇、大岚镇、四明山镇、鹿亭乡和姚江以南以西的梨洲街道茭湖、黄明、燕窝片的8个行政村、陆埠镇洪山片的9个行政村及兰山片的3个行政村、大隐镇的芝林、云旱2个行政村等以山地为主的12个乡镇(街道),同时包括四明山下的相关功能区。

  四明山区域作为宁波市重要生态功能区,是全市水源涵养地及饮用水源地,也是全市主要的山林资源保护区和革命老区,具有非常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一年75万吨泥土被带走 四明山花木种植影响生态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3-12 07:03:36

  现场见闻

  青山打上了一个个“补丁”

  昨天,在久违的阳光中,一拨拨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出现在四明山。记者也走了一趟四明山,但是心情没有因为“绿肺”的新鲜空气而轻松一点,反而感到了几分沉重。

  眼下正是绿化造林的季节,一路上到处都能看见一堆堆花木。这些花木的根部都包着厚厚的泥土,然后再用草绳严严实实地捆扎起来。旁边的花农用吊机或者叉车来来回回,忙着将这些已经“有主”的“名花”搬上皮卡车、大货车运往全国各地。

  根据资料,为了保证成活率,花木根部打泥球的标准是1:8,也就是说,一株树干直径1厘米的花木至少要打直径8厘米的泥球。记者拿出尺子量了一下,发现这一堆堆花木根部泥球的直径一般都有40—50厘米,大一点的则超过1米。记者在半路上还见到,一辆硕大的起重机横在半路非常“吃力”地吊着一株大树苗,旁边还有四五个工人七手八脚地帮忙,根据目测,这株大树苗根部泥球的直径至少有2米,带走的泥土至少有250公斤。

  “每年都有这么多的泥土被带下山,四明山的泥土岂不是越来越少?难道花农们都不知道吗?”来四明山游玩的宁波市民曹先生担忧。

  在许多游客的记忆里,以前四明山区域的花木种植,都在房前屋后的耕地、旱地以及离村庄较近的平坡山地上进行。但昨天记者看到的却是,花农已将花木种植范围扩大到远山、高山的林地,甚至在一些明令禁止的陡坡、急坡、险坡上,也种植了花木。以往,道路两旁的高山上总能看到令人心旷神怡的郁郁葱葱,而现在看到的却是山上的树木被整片砍伐,种上了一株株花木,裸露的一片片黄土,格外刺眼。

  “原本苍翠欲滴的四明山就这样打上了一个个补丁,出现了一个个疮疤,实在是大煞风景。”从上海来旅游的章先生摇着头说。

  记者黄剑跃

  新闻延伸

  买土保田的“三十六湾样本”

  奉化市溪口镇三十六湾村,这个四明山区的高山小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因苗木种植闻名全国,30多户人家花木年销售总额达到1200万元左右。

  和四明山区域所有的花木种植基地一样,三十六湾村近期也是一派忙碌景象,村边道路上随处可见等着运下山的五针松。“1000元一株?笑话!要2000多元一株。”昨日,一位扛着锄头经过的村民笑呵呵地说。

  除了五针松,记者还看到路边的山坡和树丛下有一堆堆泥土,这在其他地方是难得一见的。村委会主任竺君锵说,这些泥土是村里的花农自发从山下的工地买来的,准备在花木销售暂时告一段落时给田地里补土。

  “花木卖出去,泥土也被带走了,泥土可是苗木的爹娘,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就用完。再说了,买土保田也是为了让村里的花木产业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竺君锵告诉记者,近20年来,买土保田已经成了绝大部分村民的共识,大家都比较舍得花钱购买泥土,村干部也不需要花什么力气去动员。

  随着村里这几年花木产业的发展,村民买土保田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原来是人力车拉,后来改用拖拉机运,现在是用5吨大货车运,差不多快形成一个产业了,也有了专门销售泥土的联系人。”三十六湾村党支部书记竺清松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村民至少买来400车总计2000吨的泥土。

  尽管三十六湾村买土保田的举动颇有成效,也给周边村庄带来了良好示范作用,但是村干部心里还是有个结:泥土资源并不是随处都有,如何保证每年的大量需求?买土保田毕竟需要真金白银投下去,怎样让村民的自觉行为能够长期保持下去?

  竺清松说,希望能由政府部门牵头搭建一个信息平台,让村民更加顺畅地购买到适合五针松种植的泥土。另外,也希望能享受到一定的鼓励政策,因为一辆载重5吨的大货车将泥土运到村里,再由人工挑到田地里,成本加起来已经超过1000元,是笔不小的开支。记者黄剑跃

  相关链接

  四明山区域

  根据《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四明山区域具体为鄞州区的章水镇、龙观乡、横街镇、鄞江镇,奉化市的溪口镇,余姚市的梁弄镇、大岚镇、四明山镇、鹿亭乡和姚江以南以西的梨洲街道茭湖、黄明、燕窝片的8个行政村、陆埠镇洪山片的9个行政村及兰山片的3个行政村、大隐镇的芝林、云旱2个行政村等以山地为主的12个乡镇(街道),同时包括四明山下的相关功能区。

  四明山区域作为宁波市重要生态功能区,是全市水源涵养地及饮用水源地,也是全市主要的山林资源保护区和革命老区,具有非常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首页  上一页  [1]  [2]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