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鄞州盛世天城小区一老伯收藏1.5万张粮食票证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3-12 07:17:36报料热线:81850000

周老伯正细细研究一份稀有的粮食票证。

  粮食票证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第二货币”,虽然早已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却生动地见证了一段关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粮食政策。昨天,记者在鄞州区盛世天城小区周强华老伯家中,目睹了他历时多年收藏的40多册、1.5万余张粮食票证。

  品种丰富的粮食票证收藏40多册

  40多册粮食票证,每一本收藏夹,都编了号。按照年份顺序,周老伯将它们整齐划一地陈列在客厅的大橱柜里。1942年至1943年间购粮储券、粮食库券领换凭证;1954年至1955年间全国各省的优待售粮储蓄存单;上世纪50年代遍布全国各省市的购粮证、粮票;1953年及以前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粮)、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资助粮证;侗、藏、维吾尔、朝鲜族等与汉族的双文字购粮证;上山下乡知青购粮证及相关票证……这么多粮食票证,记者都看花了眼。

  记者翻开一本收藏夹,只见其中的各种票证尺寸千差万别,形式也很多样,有横式,竖式、正方形等等,印刷质量也不一样,有的印刷精致,有着各种漂亮的图案,有的则是油印加手写。“这些票证虽然已成了历史,但是在今天,我仍爱不释手。”周老伯说。

  在周老伯的粮食票证收藏品种中,记者找出了多件跟宁波有关的藏品:1850年至1908年间(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宁波镇海县、鄞县、余姚等县的粮户执照;1914年至1943年间(民国期间)宁波管辖的上虞县、定海县、鄞县、余姚等县的田赋执照;1955年宁海县、上虞县、镇海县等粮食“三定证”(有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两个种类);1956年中国油脂公司宁波分公司农民自留菜籽成本价购回菜油油票(是为数极少的宁波早期粮油票证);1959年宁波市内搭伙证……

  “这些粮食票证,都是见证历史而不可多得的珍藏品。那张1959年宁波市内搭伙证,是宁波稀有的随证粮票。”周老伯说,这张搭伙证解读起来就很有意思,当年县(市)区的人到宁波工作,在食堂搭伙必须要从乡下带米上来。可米很重,带到宁波不方便,那就要把米从家里背到当地粮站换搭伙证,然后拿着搭伙证到食堂搭伙。

  整理这些粮食票证回忆往昔生活

  多年的收藏,让周老伯对粮食票证有了更深的认识。

  “每当整理这些粮食票证时,不由自主地会联想起那‘三年困难时期’的情景。正是由于经历了这难忘的岁月,使我迷上了粮票这类收藏。”周老伯说。

  周老伯回忆,50多年前,他在镇海中学读高中,住宿在学校,班上有不少来自农村的同学,因缺粮,有些同学不得不休学回家。在校的同学也过得不容易,就这么点主粮(其中还搭含杂粮),在学校食堂吃菜也限量(中、晚餐各发给一张菜票),且又没什么油水,即使是刚吃完饭,肚子仍觉得是空空的。

  “那时,那种整天都处于饥饿感的滋味是怎么也不会忘掉的,不求吃好,但求能吃上一顿饱饭就心满意足了!”周老伯说,上世纪60年代,他大学毕业,分配在铁路系统工作,出差机会多,外出见有各地的一两、半两的粮票,他就购买这些票证,当宝贝一样地收藏起来,就这样一直持续到粮票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现在,他还借助于电脑,从全国各地淘各种粮食票证。

  周老伯告诉记者,粮食票证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种资料,特别是现在城乡住房更新速度加快,这些民间资料会不断地消失,它不可能再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粮食票证已难以找到。而他的粮食票证的收集也不是一帆风顺,有过许多难忘的经历。

  他首先碰到的是识货的问题。和别的收藏一样,粮食票证收藏也会出现有交“学费”的问题。越是好的、贵的、稀少的,就越会有人钻空子,想方设法造“假”。而自己也往往很容易上当,主要是怕失去得到的机会,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因此,他也付出不少代价,烦恼懊丧过。但不管怎样,收藏更多的是带来乐趣。

  希望更多人了解粮食票证背后历史

  “我希望自己的收藏品,能为研究近代历史的学者提供有用的资料,并让更多爱好者来共同欣赏、推敲,让更多青年朋友感受和了解当时的历史知识。”周老伯说。

  周老伯觉得,他所收藏的各地、各时期的相关粮证,可以系统地来了解我国建国以来的国情和历史。这众多、丰富的粮证资料中,有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综合这些细化了的粮证,从中可以深入分析研究我国各时期的粮食供应、管理、社会状况、国家政策措施及我国各阶段近代史发展的现实状况。

  据周老伯介绍,到目前,他已收集到从清乾隆年间以来到2006年1月1日止的皇粮国税及各种田赋票证、民国购粮储券、粮食库券、解放区粮证粮据、解放后的全国各省市的粮油票、饲料票、优待售粮储蓄存单、侨汇券、购粮证、粮食转移证、解放前后的革命残废军人抚恤粮及其它与粮有关的票证等1.5万余张。

  宁波晚报记者张寅/文 王勇/摄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鄞州盛世天城小区一老伯收藏1.5万张粮食票证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3-12 07:17:36

周老伯正细细研究一份稀有的粮食票证。

  粮食票证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第二货币”,虽然早已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却生动地见证了一段关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粮食政策。昨天,记者在鄞州区盛世天城小区周强华老伯家中,目睹了他历时多年收藏的40多册、1.5万余张粮食票证。

  品种丰富的粮食票证收藏40多册

  40多册粮食票证,每一本收藏夹,都编了号。按照年份顺序,周老伯将它们整齐划一地陈列在客厅的大橱柜里。1942年至1943年间购粮储券、粮食库券领换凭证;1954年至1955年间全国各省的优待售粮储蓄存单;上世纪50年代遍布全国各省市的购粮证、粮票;1953年及以前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粮)、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资助粮证;侗、藏、维吾尔、朝鲜族等与汉族的双文字购粮证;上山下乡知青购粮证及相关票证……这么多粮食票证,记者都看花了眼。

  记者翻开一本收藏夹,只见其中的各种票证尺寸千差万别,形式也很多样,有横式,竖式、正方形等等,印刷质量也不一样,有的印刷精致,有着各种漂亮的图案,有的则是油印加手写。“这些票证虽然已成了历史,但是在今天,我仍爱不释手。”周老伯说。

  在周老伯的粮食票证收藏品种中,记者找出了多件跟宁波有关的藏品:1850年至1908年间(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宁波镇海县、鄞县、余姚等县的粮户执照;1914年至1943年间(民国期间)宁波管辖的上虞县、定海县、鄞县、余姚等县的田赋执照;1955年宁海县、上虞县、镇海县等粮食“三定证”(有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两个种类);1956年中国油脂公司宁波分公司农民自留菜籽成本价购回菜油油票(是为数极少的宁波早期粮油票证);1959年宁波市内搭伙证……

  “这些粮食票证,都是见证历史而不可多得的珍藏品。那张1959年宁波市内搭伙证,是宁波稀有的随证粮票。”周老伯说,这张搭伙证解读起来就很有意思,当年县(市)区的人到宁波工作,在食堂搭伙必须要从乡下带米上来。可米很重,带到宁波不方便,那就要把米从家里背到当地粮站换搭伙证,然后拿着搭伙证到食堂搭伙。

  整理这些粮食票证回忆往昔生活

  多年的收藏,让周老伯对粮食票证有了更深的认识。

  “每当整理这些粮食票证时,不由自主地会联想起那‘三年困难时期’的情景。正是由于经历了这难忘的岁月,使我迷上了粮票这类收藏。”周老伯说。

  周老伯回忆,50多年前,他在镇海中学读高中,住宿在学校,班上有不少来自农村的同学,因缺粮,有些同学不得不休学回家。在校的同学也过得不容易,就这么点主粮(其中还搭含杂粮),在学校食堂吃菜也限量(中、晚餐各发给一张菜票),且又没什么油水,即使是刚吃完饭,肚子仍觉得是空空的。

  “那时,那种整天都处于饥饿感的滋味是怎么也不会忘掉的,不求吃好,但求能吃上一顿饱饭就心满意足了!”周老伯说,上世纪60年代,他大学毕业,分配在铁路系统工作,出差机会多,外出见有各地的一两、半两的粮票,他就购买这些票证,当宝贝一样地收藏起来,就这样一直持续到粮票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现在,他还借助于电脑,从全国各地淘各种粮食票证。

  周老伯告诉记者,粮食票证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种资料,特别是现在城乡住房更新速度加快,这些民间资料会不断地消失,它不可能再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粮食票证已难以找到。而他的粮食票证的收集也不是一帆风顺,有过许多难忘的经历。

  他首先碰到的是识货的问题。和别的收藏一样,粮食票证收藏也会出现有交“学费”的问题。越是好的、贵的、稀少的,就越会有人钻空子,想方设法造“假”。而自己也往往很容易上当,主要是怕失去得到的机会,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因此,他也付出不少代价,烦恼懊丧过。但不管怎样,收藏更多的是带来乐趣。

  希望更多人了解粮食票证背后历史

  “我希望自己的收藏品,能为研究近代历史的学者提供有用的资料,并让更多爱好者来共同欣赏、推敲,让更多青年朋友感受和了解当时的历史知识。”周老伯说。

  周老伯觉得,他所收藏的各地、各时期的相关粮证,可以系统地来了解我国建国以来的国情和历史。这众多、丰富的粮证资料中,有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综合这些细化了的粮证,从中可以深入分析研究我国各时期的粮食供应、管理、社会状况、国家政策措施及我国各阶段近代史发展的现实状况。

  据周老伯介绍,到目前,他已收集到从清乾隆年间以来到2006年1月1日止的皇粮国税及各种田赋票证、民国购粮储券、粮食库券、解放区粮证粮据、解放后的全国各省市的粮油票、饲料票、优待售粮储蓄存单、侨汇券、购粮证、粮食转移证、解放前后的革命残废军人抚恤粮及其它与粮有关的票证等1.5万余张。

  宁波晚报记者张寅/文 王勇/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