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在新疆,弟在西藏,他们的家都在宁波。
3月10日,援藏干部黄焕利结束冬季休假和其他四名援藏干部一起,再次动身前往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2月15日,他的哥哥黄胜利已早一步动身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支援。
2010年6月,黄焕利在江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上报名参加援藏,成为比如县第六批援藏干部领队,担任比如县委副书记。2010年11月初,宁波市选派第七批援疆干部时,市卫生局干部黄胜利也第一时间向市卫生局领导主动请缨,入选为宁波市援疆指挥部成员。
两兄弟在同一时期分别支援西藏新疆在浙江还是首例,成为我国新时期援助边疆工作中的一段佳话。
“响应组织号召,报名参加援藏,这是很自然的事。”说起自己的援藏经历,黄焕利总是轻描淡写。但他没想到的是,在自己入藏5个月后,哥哥黄胜利也报名参加了援疆。而且,哥哥是在入选为援疆干部后才给弟弟打的电话。
儿行千里母担忧。兄弟俩先后支援边疆,最不舍的自然是父母。兄弟俩从小在四明山革命老区长大,父母至今仍住在余姚市梁弄镇。“父母身体很健康,我去援藏,他们心里虽不舍,但还是支持我的,他们知道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服从组织安排。”黄焕利说。
而哥哥黄胜利去援疆时,却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到父母的感受。幸而妻子通情达理,虽然心里有千万个不舍,但她还是做通了公婆的思想工作。“这是他的选择,我还是希望他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黄胜利的妻子说。
宁波市第六批援藏干部,除了黄焕利外,还有担任比如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的黄胜涛,担任比如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的吴能利,以及首次派出的技术干部——担任比如县中学初中英语教师的徐嘉勇和担任比如县人民医院腹外科医生的胡勇多。
比如是那曲地区所辖的一个县,处于怒江上游,面积比宁波市还大1800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5万余人。要去比如,先到那曲。那曲4500米的海拔,立马给刚到这里的5名援藏干部一个下马威,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们痛苦得一个晚上都没睡着。第二天到比如县城,这里海拔降到4000米,加上河谷一带气候湿润,这才让他们好受点。
到比如县第二天,黄焕利就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带领干部迅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与干部座谈,到牧区访牧民,全面熟悉和掌握比如县情。一个月后,制定了三年援藏计划,确立了5大类31个子援建项目,总投资10680万元,涉及新农村建设、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10多个领域。
定下思路后,就是抓项目的落实。作为比如县浙江援藏干部的领导,还要抓好队伍,服务好援藏干部。作为县领导,要为地方的稳定和发展考虑。黄焕利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争取项目资金,督促项目进度;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积极为援藏干部提供各种方便;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基层公安干警和基层村干部到宁波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
援藏工作是艰苦加清苦,缺水、少电、没有文化娱乐活动,甚至连上厕所也成问题——天一冷,管道冻住,冲不了水。而且,身处高原环境,还有生命危险。山体滑波、塌方是经常发生的事。一次,因第二天要开会,黄焕利和吴能利从拉萨连夜赶回比如,晚上10时多,他们在怒江边上遇到了塌方路段,车子无法前行,只能从比如叫一辆车到对面来接。塌方路段有100余米,深50余米,人必须走下塌方谷底再爬上去。此时,天一片漆黑,只能依靠手机微弱的光来照明,落脚处是不过二三十厘米的松软土石,塌方下面四五百米就是汹涌的怒江,凶险可想而知。这一次经历令两人终生难忘。
在援藏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各个援藏项目进展顺利,到位的资金已有5000余万元。重修比如县城最繁华的宁波路工程、比如会议中心、夏曲幼儿园等项目今年都可完工,干部培养工程、教育培养工程、医疗设备采购等援助项目也取得了极大进展。援藏干部之间也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哥哥黄胜利在库车的自然条件虽不及西藏艰苦,但气候、语言、文化、饮食等方面与宁波炯然不同,也需要去适应。更大的挑战是角色的转换,从单纯管理医院的医政处管理人员到援疆指挥部办公室分管专业技术人才、干部人才智力援助、办公室综合信息及配合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等工作,跨度很大,使他备感压力。但他很快转变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
进疆后,黄胜利认真做好干部人才援疆协调工作,倾听援疆人才的心声,做他们的有心人、知心人、贴心人、热心人。他主编《宁波市对口援疆工作简报》,无数次加班加点赶写材料,积极向网站、报纸等新闻媒体投稿。一年多来,编写各类稿件130多篇。去年4月底,为配合援建者马素明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工作,他彻夜整理素材,由记者采编后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报刊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黄胜利还是指挥部的“义务水电工”和“烹任指导”,看到公寓楼有水龙头损坏、灯管不亮的,就提着工具箱上门去修理。他指导食堂厨师做些适合宁波人口味的菜肴。“援疆干部人才远离家乡,生活又相对孤寂,要想留住他们的心,首先要管好他们的胃,做好日常的服务工作就是我们的分内事。”黄胜利说。
援藏援疆,大家都知道辛苦。而妻子在家里独自撑起这个家的辛苦又有谁知。
黄胜利走时,儿子正面临中考,他的妻子除了要在生活上照顾好儿子,还要关心儿子的成绩。好在儿子还算争气,提前保送进了省一级重点中学,这才使黄胜利少些愧疚。
而黄焕利援藏期间,恰逢妻子也有出国半年学习交流的机会,刚上小学的女儿怎么办?只好请丈母娘和丈人来照顾。每天20时(宁波是18时)与女儿通电话,关心一下女儿的学习、生活,便成了黄焕利的必修课。
一个新疆、一个西藏,两兄弟也时常通电话,相互鼓励。在冬季休假回到宁波时,两兄弟回余姚老家陪父母的时间多了。“以前在宁波工作时,回梁弄老家的次数并不是太多,现在有机会回宁波,就要更多地陪伴父母。”黄焕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宁波日报记者 沈朝晖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