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开车,却不懂修车,给爱车“看病”,就怕被维修厂“忽悠”,这是很多有车一族的烦恼。“315”来临之际,公管部门结合案例给消费者支招:车主如果不懂车,在维修时最好选择正规企业,不要因小失大;对维修过程如果有疑义,或与厂家产生纠纷时,应及时向行业部门投诉,通过专家确认维修过程是否存在“猫腻”。
维修得看企业资质
去年我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共受理汽修质量投诉223件,同比增加10%,其中汽修企业超范围经营问题最为突出。“现在很多快修店常常自诩能给汽车做‘手术’,真把车厢拆开后就没办法了。”公管处维修科负责人说,快修店一般只具备三类维修资质,经营范围通常是对车身的损伤进行修补或钣金。
温馨提醒:一旦车辆出现发动机、主要部件故障,建议选择二类以上企业维修。一般故障如果选择了三类维修企业,到店后一定要看清具体的经营范围,如果企业没有某项维修资质,则建议车主选择其他有资质的企业,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车辆大修最好车主在场
去年7月15日,市民黄先生因汽车发动机无力,到4S店进行检查维修。工作人员检测后,建议对发动机进行大修。大修后,车辆故障得以排除。可没过2个月,黄先生发现车子又出现发动机无力现象,他将车开到其他维修店进行检查,发现发动机内的止推片装反,曲轴和钢皮磨损,致使发动机无力。黄先生找4S店理论,但4S店认为黄先生在没有取得他们的意见下,到其他维修厂进行车辆解体,不予承担责任。
温馨提醒:车主认为车辆维修质量有问题,最好先到原来修理厂进行沟通,的确需要进行车辆解体的,双方当事人应同时在场。像黄先生这样私自找其他维修厂进行车辆大修,一旦出现纠纷,责任就很难界定。
保质期内尽量在4S店做保养
市民陈先生新买了辆车,因为觉得4S店保养费用偏高,在做完第一次免费保养后,就再没到4S店做过保养。去年年末,陈先生忽然发现车子喇叭故障,他就将车开到4S店。4S店工作人员检查车辆后,发现喇叭控制电脑板坏了,需要进行电脑板更换。陈先生认为车辆还在免费保养期内,4S店应该给予免费更换。4S店则认为该车辆几乎未在4S店做过保养,车辆故障有可能是车辆在其他维修厂维修保养时损坏的,不予理赔。
温馨提醒:车辆售出后有一定的质保期,但大部分车商都会要求必须在指定的4S店进行保养。在质保期内,车主最好选择在4S店进行,避免发现问题时产生纠纷。
自购配件出问题维权比较难
去年5月6日,市民孙先生发现汽车漏油,就自己到汽配市场买了一个配件,然后找到一家维修店更换。修好开了几天后,孙先生发现车子又漏油了。于是他再次找到该维修店,维修店却表示不愿承担责任。后经专家鉴定,车辆漏油是使用的配件引起的,经过核实,配件是孙先生自行采购,且双方就配件问题签订维修合同,约定出现配件质量问题,承修方不负责。
温馨提醒:现在配件采购的渠道非常多,配件质量参次不齐,价格差异很大。不懂辨别配件质量的车主,最好听取专业人士意见或到正规维修厂家维修,一旦出现维修质量问题,也可进行索赔。
宁波日报记者 包凌雁 通讯员 章军航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