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新发现的经幢残件,表面精美的水波纹和云纹清晰可见。可别小看了它,足足有2吨左右重呢。
崇教寺遗址出土的筒瓦。
名词解释
石经幢:指刻有经文的石柱,又名石幢,大都由基座、幢身、幢顶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经文、佛像等,多呈四角、六角、八角形等。基座和幢顶则雕饰花卉、云纹以及佛、菩萨像等。石经幢从唐代开始出现,到两宋时期发展到高峰,其形制更繁,数量更多。一般安放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延续至元代以后,经幢建造渐趋没落。
昨天,月湖旧偃月街工地出土的一块石经幢残件让海曙区文保所犯了难。本打算把这块石经幢残件搬进海曙区文保所,但终因它过于沉重,海曙区文保所不得不改变初衷,将其暂时安置在了工地。
石构件被证实是石经幢的一部分
这块石经幢残件是最近旧偃月街小学区域内崇教寺遗址起挖大树时被发现的。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块石构件大部分已露出地面,直径约1.1米,上面精美的水波纹和云纹清晰可见,只是一角有较大一块残缺。
昨天上午,市文物考古所和海曙区文保所有关专家也前往工地勘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炯明在仔细查看了石构件后,得出结论:从外观看,这是佛教建筑构件石经幢的一部分,构件与本地寺庙遗址有关联,“或许是崇教寺时期的,不过是后期的也有可能。”
这里是崇教寺遗址。而说起崇教寺,则要追溯到唐朝大中年间,当时还被称为“崇教报恩院”,直到北宋大中祥符元年,才被赐为“崇教寺”。此后,崇教寺历经辉煌与磨难,最终废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力军告诉记者,考古发掘过程中,有些遗址需要做原址保护,如永丰库遗址。但是,“崇教寺是宁波区域内有文献记载的众多寺庙中的其中一座,且历来毁损严重,已经失去了原址保护的必要。”
2010年曾出土了一批佛教文化遗物
事实上,早在2010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对崇教寺遗址地块进行考古发掘,当时勘探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
据王力军透露,在当时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过程中,“主要发现有保存完整、形制规范的明代古井3口和宋代崇教寺浮石池、浮石塔、潵骨池等文化遗迹,并出土了一批与寺院有关的佛教文化遗物。”
其中的浮石池还有一段来历。南宋时期,有位云游的僧人来到崇教寺祝发焚修。有一天,僧人要出访云游去,崇教寺外有一池子,僧人临走前投了一块石头到池子里,说:“出山入山不得宝胡还,石浮吾其归来。”之后,果然,石头浮出水面之时,僧人也回到了崇教寺。大家才知这位僧人非等闲之辈,于是在寺左建了一座小塔,叫做“浮石文笔小塔”,也叫“一枝塔”,把这个池塘叫做“浮石池”。而这位投石的僧人其实就是南宋赫赫有名的普庵大师。
至于潵骨池,乃旧时火化场里供撒骨灰的池子。据说,当时考古发掘时,在条石砌就的潵骨池里,出土了堆积如山的僧人骨灰。而在潵骨池西面,也有几个用青砖砌就的矩形僧人墓穴。
新发现的石经幢残件已被妥善安置
那么,如今这块石经幢残件的出土,会不会让我市文保部门考虑再次对该地块进行考古发掘呢?徐炯明表示,他们会与建设部门协调,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考古发掘。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将对石经幢残件进行研究,并予以保护。
昨天下午,几名工人试图搬动这块石经幢残件,却发现根本就是徒劳。有经验的工人估计,这块石经幢残件重约2吨。
这让海曙文保所犯了难。海曙区文保所的李文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原本他们打算把这块石经幢残件安置到海曙区文保所内,但是,“因为实在太重了,一般的皮卡车无法搬运。而使用工程车又有交通管制。”最后,他们不得不先在工地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将其暂时安置下来。“等到月湖西区一期工程完成后,我们会把这块石经幢残件展示出来,供市民参观。” 本报记者梅薇/文龚国荣/摄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