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昨天从全市环境保护暨重污染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大会上获悉,根据今后5年环境保护工作的总要求,我市将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标准。我市还将积极开展PM2.5、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确保到2013年上半年全市县以上城市全部具备PM2.5监测能力。
“清洁空气”仍是重点
根据“十二五”宁波市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要求,在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将确保到“十二五”末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13.2%、13%、18.9%和31.9%。
“清洁空气”依然是未来5年宁波环保工作的重点。为此,我市将实施煤耗总量控制和清洁能源替代战略,强化临港工业片区、化工区等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深入开展“禁燃区”、机动车尾气、扬尘等污染防治工作,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原煤消耗量控制在2010年水平,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天数达328天以上,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年均浓度值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
目前,宁波有监测PM2.5的监测点还只有5个。下一步,我市环保部门将积极开展PM2.5、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并确保到明年上半年全市县以上城市都能监测PM2.5。为此,今年我市将做好实施新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准备工作,大力实施大气复合污染监测网络建设,全面启动PM2.5监测数据发布工作,拓展新增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及应用遥感技术等监测内容。
大气污染问题最突出
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辉忠指出,目前,宁波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就是大气污染,也就是“灰霾”天气增多。
“从这个月25日起,浙江省的7个城市启动了PM2.5监测。但是,监测不等于防治,关键要有实质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王辉忠认为,下一步,我市要加快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推进天然气管网向县市区、卫星城、中心镇覆盖,抓好“油改气”和“煤改气”,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力争实现原煤消耗“零增长”。要加强工业废气防治,深化燃煤锅炉专项治理,严格机动车排气监测监控,完善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控制办法,努力让百姓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为此,今年我市还将建成投运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机动车排气检测和监控网络,组织实施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工作,开展包括加速“黄标车”和低速载货车淘汰进程、外地机动车转入环保审核等工作,加快推进“禁燃区”建设等惠民工程。并严格防控城市扬尘污染,做好重点区域扬尘监测工作,加大日常监管和保洁工作。
确定112个重点项目
作为今年生态市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我市共确定112个重点项目和工作任务,总投资约62.1亿元。
我市将对没有按期开工建设脱硫脱硝减排工程的企业实行上市核查等环保意见一票否决。此外,今后5年里,我市还将全面实施以清洁水源专项保护行动,统筹推进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城乡河网等水污染治理,确保全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的良好水平。 东南商报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谢小诚 陈晓众 实习生 李天楠 郑薇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