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一个教室里,同学们6人一组围成一桌,互相讨论老师在课前发放的导学稿,氛围热烈,不时有各种奇思妙想。之后,由各个小组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自己的解答方法,并随时接受同学们的提问,老师则会适时的加以点评和补充。这是记者在前几日,跟随市教育局组织的鄞州区“幸福课堂”调研活动上看到的一幕。
本次调研活动的第一站是鄞州云龙镇中学,该校也是鄞州区第一个开始实施幸福课堂工程的学校。经过一年多的课改,云龙中学从原先一所不知名的农村中学,摇身一变,成了鄞州区有名的“课改明星”学校。“以前总是老师讲,学生听,学校效率低,学生厌学情绪重,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找出路。”云龙中学校长李国忠说。
如今,云龙中学的课堂,分为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们唱主角,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也让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记者在该校的学生课间操上看到,课间操铃一响,各班学生整齐划一地从教室踏步走进操场开始课间操,更难能可贵的是该校全体教师也跟着学生一起做操,动作整齐度无可挑剔。“学生学习效率高了,成绩好了,也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了。”云龙中学副校长任才宏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鄞州区幸福课堂校际联盟之一的姜山实验中学。该校引进“幸福课堂”工程不久,这种全新的上课方式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为了使教师们更好地实践“幸福课堂”,该校曾先后组织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老师到云龙镇中学听课、取经。
该校七年级英语备课组组长邬华平告诉记者:“刚开始我们确实不习惯这样的课堂,后来和同事们一起摸索方法,区教研室也经常派人来学校指导。现在老师和学生都开始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改革带来的好处,最直观的就是因为觉得上课无趣而昏昏欲睡或者开小差的学生几乎不见了。”
关注之声:
课改需要持之以恒
幸福课堂如此受到追捧并引起热议的原因,是真正让学生当起了课堂的主角。正如鄞州区教科室主任陈国昌说的那样,以往的小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现在每个同学都具有“课堂发言权”。
当然,深入推进课改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也有家长对这种上课方式持有抵触情绪:“以前的上课方法一经改变,如何保证课堂质量,效果如何,这些都是未知数。”当然,还包括各区前来调研的教研室负责人提出的不足之处,诸如“导学案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解决不了怎么办、课堂展示是否就是导学案上的内容”等等,这些问题是几所学校在下一步推行课改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课改是一场持久战,“幸福课堂”已经打响了第一枪,如何寻找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需要持之以恒的动力去大胆尝试和探索,把课改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东南商报 周 浩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