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我市“两会”召开在即。关注民生、履职为民,是代表委员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过去一年里,代表委员们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的提案和议案?落实得怎么样?从今天起,本报选取部分紧扣民生热点的提案和议案,从代表、委员破题开始,到最终办理结果,一路还原诸多民生问题的解决过程,借以展示我市社会进步和民生发展的亮点。
核心提示: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柴英提出《关于尽快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建议》。在多方调研并实施一系列基础性举措后,去年11月,市卫生局在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家庭医生制”试点。目前,我市已有上万名居民拥有了家庭医生,5年后,我市每户社区家庭都有望拥有家庭医生。
●民生热点 大医院人满为患怎么办
在宁波,市民不管有什么病,都习惯往大医院跑。
“尽管大医院新大楼一造再造,床位一扩再扩,但依旧人满为患,一床难求。”柴英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研,其实80%的医疗需求都可在社区解决。为此,宁波应该试点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通过逐步实现分级诊疗,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既可方便患者,又发展了基层医院,大医院专家则可专心对付急症、疑难杂症等。
柴英建议,居民可自愿与“家庭医生”全科团队签约,签约者一家人发生任何健康问题,都可以首先求助“家庭医生”。如需转诊到上级医院,“家庭医生”也应提供帮助。同时,“家庭医生”还要为居民进行健康宣教,普及医疗保健知识。如此一来,就可引导居民合理就医,也能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符合医改的方向。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