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粗加工山穷水尽 宁波水煮笋行业不转型不行了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4-12 10:11:16报料热线:81850000

  雨后春笋快速生长,但有数十年出口历史的我市传统水煮笋行业却举步维艰。记者调查发现,精细化加工是水煮笋转型的必由之路。

  宁波拥有丰富的优质竹林资源,是我国水煮笋产品的发源地之一,水煮笋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宁波水煮笋因肉嫩味美而深受日本等亚洲国家消费者的喜爱,出口产品95%以上输往日本。

  从2009年开始,宁波地区水煮笋出口一直在低位徘徊,不少企业因无利可图纷纷歇业或转行。2009年全市还有水煮笋加工企业49家,到目前只剩下24家有出口实绩。“究其原因,主要是整个行业出口仍以18升装的粗加工原料笋罐头为主。”宁波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说。

  粗加工使水煮笋缺乏可靠有效的销售渠道。宁波出口的水煮笋与日本地产笋的口感接近。长年来,18升装的粗加工原料笋罐头作为原材料经日本食品生产商精加工进入当地市场销售,冒充日本地产笋出售。2009年,日本国内对食品界“伪造风”进行全面整治,直接导致日本相关进口商拒绝进货,宁波出口日本的水煮笋销售链断裂,出现失控性下降。

  粗加工使水煮笋缺乏成本价格的竞争优势。水煮笋产业是典型的食品生产加工产业,成本直接决定了销售价格、市场竞争力。而与其他笋业主产区福建、江西相比我市存在明显的竞争劣势,宁波地区的平均收购价在每公斤3.6元至4.0元,比福建高近30%,而用工、水、锅炉燃料等成本都比福建高三成以上,与江西相比劣势更为明显。

  缺乏关键工序的加工技术,也使宁波水煮笋加工企业转型困难。我市的水煮笋加工企业,仅有“启盛”、“联华”等少数几家规模以上企业具备自动杀菌冷却、高温高压调理、低温冷冻、金属探测等深加工关键工序的工艺,多数企业属于家庭小企业,内部管理薄弱,原料笋罐头的质量本身就存在一定隐患,更谈不上开展精加工。

  从粗加工到精加工,是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我市水煮笋企业可开发速冻笋、调味笋等新产品,构建与日本大型超市、便利店的直营销售模式,以精加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业内人士呼吁地方政府出台对食品精加工产业的补贴政策;建议检验检疫、农林等职能部门强化全过程监管,保障精加工笋产品的质量;建议相关协会和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行业开展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原料基地建设,切实改变产品单一、价格低、利润微的被动局面。宁波日报记者 张燕 通讯员 方 宇 王也农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粗加工山穷水尽 宁波水煮笋行业不转型不行了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4-12 10:11:16

  雨后春笋快速生长,但有数十年出口历史的我市传统水煮笋行业却举步维艰。记者调查发现,精细化加工是水煮笋转型的必由之路。

  宁波拥有丰富的优质竹林资源,是我国水煮笋产品的发源地之一,水煮笋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宁波水煮笋因肉嫩味美而深受日本等亚洲国家消费者的喜爱,出口产品95%以上输往日本。

  从2009年开始,宁波地区水煮笋出口一直在低位徘徊,不少企业因无利可图纷纷歇业或转行。2009年全市还有水煮笋加工企业49家,到目前只剩下24家有出口实绩。“究其原因,主要是整个行业出口仍以18升装的粗加工原料笋罐头为主。”宁波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说。

  粗加工使水煮笋缺乏可靠有效的销售渠道。宁波出口的水煮笋与日本地产笋的口感接近。长年来,18升装的粗加工原料笋罐头作为原材料经日本食品生产商精加工进入当地市场销售,冒充日本地产笋出售。2009年,日本国内对食品界“伪造风”进行全面整治,直接导致日本相关进口商拒绝进货,宁波出口日本的水煮笋销售链断裂,出现失控性下降。

  粗加工使水煮笋缺乏成本价格的竞争优势。水煮笋产业是典型的食品生产加工产业,成本直接决定了销售价格、市场竞争力。而与其他笋业主产区福建、江西相比我市存在明显的竞争劣势,宁波地区的平均收购价在每公斤3.6元至4.0元,比福建高近30%,而用工、水、锅炉燃料等成本都比福建高三成以上,与江西相比劣势更为明显。

  缺乏关键工序的加工技术,也使宁波水煮笋加工企业转型困难。我市的水煮笋加工企业,仅有“启盛”、“联华”等少数几家规模以上企业具备自动杀菌冷却、高温高压调理、低温冷冻、金属探测等深加工关键工序的工艺,多数企业属于家庭小企业,内部管理薄弱,原料笋罐头的质量本身就存在一定隐患,更谈不上开展精加工。

  从粗加工到精加工,是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我市水煮笋企业可开发速冻笋、调味笋等新产品,构建与日本大型超市、便利店的直营销售模式,以精加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业内人士呼吁地方政府出台对食品精加工产业的补贴政策;建议检验检疫、农林等职能部门强化全过程监管,保障精加工笋产品的质量;建议相关协会和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行业开展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原料基地建设,切实改变产品单一、价格低、利润微的被动局面。宁波日报记者 张燕 通讯员 方 宇 王也农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