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镇海
年产30吨的石墨烯生产线将在镇海投产
石墨烯产业化技术转让费超过2亿元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4-12 11:20:12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昨天下午,宁波市与中国科学院就宁波中科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暨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产业化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

  据介绍,石墨烯即为单层石墨,是集世界上最薄、最硬、导电性最好、导热能力最强于一体的新型材料,其导电性优于金属银和铜,强度是不锈钢的100倍,导热性是铜的10倍,电子迁移率是商用硅的100倍,透光能力强。然而,自从2004年被发现以来,至今仍未在市场上广泛应用,其主要障碍是未能实现石墨烯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

  面对这片潜力巨大而尚未全面开发的领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兆平研究团队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发展了一种全新剥离技术路线,并在2011年下半年设计建成了年产30吨的石墨烯中试示范线,该中试生产技术还可进一步放大建成百吨级以上的规模生产线。

  在与包括宁波本土企业在内的30多家企业洽谈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与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技术转让费超过2亿元。同时,南江集团董事长王伟林介绍说,一定会将该项目放在宁波,预计将在镇海石化经济开发区建立生产基地,一年后生产线可建成并投产。

  据了解,该技术投产后生产出来的石墨烯可以运用到能源、化工、电子等领域,尤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导电/抗静电塑料、橡胶、导电墨水等产品,能较现有商品大大提高电池充电速度和蓄电能力、电池寿命及安全性能。据预计,2015年锂离子电池导电剂需求量可达1万吨,如果石墨烯的市场渗透率达20%,市场规模将近20亿元。

  宁波中科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是支撑和引领宁波“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海洋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业务主要包括智能传感研发中心、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海洋信息感知研发中心等3个研发中心,以及智慧城市和智慧海洋2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据介绍,研究院将在5年内引进培育智能感知处理领域和水下传感网络领域等方面的优秀团队,研制10项以上核心产品和系统;建设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依托相关企业建设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孵化10家智慧技术高科技企业,孵化企业产值达到2亿元,带动企业新增产值20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10项以上,省部级项目20项以上;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0项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在宁波市与中科院启动“院地合作”的十余年时间里,双方已成功共建了宁波国家高新区、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一批研发创新平台,先后开展了4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其中获得宁波市本级支持300余项,累计支持金额近4亿元;中科院每年有专家300余人次来宁波指导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近5年内有50余项科技成果在宁波实现产业化,累计实现销售70多亿元。

  宁波晚报记者朱一丹通讯员张彩娜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年产30吨的石墨烯生产线将在镇海投产

石墨烯产业化技术转让费超过2亿元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4-12 11:20:12

  中国宁波网讯昨天下午,宁波市与中国科学院就宁波中科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暨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产业化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

  据介绍,石墨烯即为单层石墨,是集世界上最薄、最硬、导电性最好、导热能力最强于一体的新型材料,其导电性优于金属银和铜,强度是不锈钢的100倍,导热性是铜的10倍,电子迁移率是商用硅的100倍,透光能力强。然而,自从2004年被发现以来,至今仍未在市场上广泛应用,其主要障碍是未能实现石墨烯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

  面对这片潜力巨大而尚未全面开发的领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兆平研究团队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发展了一种全新剥离技术路线,并在2011年下半年设计建成了年产30吨的石墨烯中试示范线,该中试生产技术还可进一步放大建成百吨级以上的规模生产线。

  在与包括宁波本土企业在内的30多家企业洽谈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与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技术转让费超过2亿元。同时,南江集团董事长王伟林介绍说,一定会将该项目放在宁波,预计将在镇海石化经济开发区建立生产基地,一年后生产线可建成并投产。

  据了解,该技术投产后生产出来的石墨烯可以运用到能源、化工、电子等领域,尤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导电/抗静电塑料、橡胶、导电墨水等产品,能较现有商品大大提高电池充电速度和蓄电能力、电池寿命及安全性能。据预计,2015年锂离子电池导电剂需求量可达1万吨,如果石墨烯的市场渗透率达20%,市场规模将近20亿元。

  宁波中科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是支撑和引领宁波“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海洋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业务主要包括智能传感研发中心、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海洋信息感知研发中心等3个研发中心,以及智慧城市和智慧海洋2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据介绍,研究院将在5年内引进培育智能感知处理领域和水下传感网络领域等方面的优秀团队,研制10项以上核心产品和系统;建设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依托相关企业建设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孵化10家智慧技术高科技企业,孵化企业产值达到2亿元,带动企业新增产值20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10项以上,省部级项目20项以上;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0项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在宁波市与中科院启动“院地合作”的十余年时间里,双方已成功共建了宁波国家高新区、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一批研发创新平台,先后开展了4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其中获得宁波市本级支持300余项,累计支持金额近4亿元;中科院每年有专家300余人次来宁波指导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近5年内有50余项科技成果在宁波实现产业化,累计实现销售70多亿元。

  宁波晚报记者朱一丹通讯员张彩娜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