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只燕子都没有看到过。”家住北仑霞浦街道方戴村的朱师傅口气中透露着几分失望。
细心的读者或许还记得,前年本报曾报道过朱师傅和他家9只燕子窝的故事(2010年3月26日A8版)。因为“恋旧”的天性,燕子在朱师傅家搭窝筑巢近30年。即便朱师傅家旧房翻新,燕子也不愿“搬家”。
在朱师傅的记忆中,每年春分前后,燕子就该来了。古人把每个节气分成三候,其中春分的“初候”本该是“玄鸟至”。玄鸟,说的就是燕子。时至今日,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都快到了,燕子却还是不见踪影。
“这和燕子的习性有关。”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陈水华博士解释说,燕子觅食一般都是在飞行中进行的,这就要求必须要有开阔的田地任它飞翔;而且燕子一般只专吃会飞的昆虫或小生物,很“挑食”,不像城市里其他常见的鸟类,如麻雀、乌鸫、白头鹎等,都是杂食性的,才能在城市里更好的生活。
换句话说,“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的环境,虽然有人类的邀请,但并不适合燕子“长期住在这里”。
“而且城市里的房子少屋檐,泥土含沙多,黏性差,并不适合燕子做窝。”陈水华说。东南商报记者 石承承 实习生 余欣遥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