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秉承老一代在上海滩创业的“宁波帮”基因,接力棒交到在香港、台湾等地创业的又一代“宁波帮”,出现了“世界船王”包玉刚、著名企业家王宽诚、“影视大王”邵逸夫、“棉纺大王”陈廷骅、“毛纺业大王”曹光彪、“钟表大王”李惠利、“中国围棋之父”应昌期……
晋商、徽商、粤商等商帮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机遇。但与晋商、徽商、粤商有所区别的是,“宁波帮”崇尚开放、博纳、兼容的海洋文化,明显不同于内陆的农耕文化。
从大上海的崛起,到香港的繁华,“宁波帮”的一举一动,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在一个又一个商帮衰落,“宁波帮”却能历久不衰,这本身就足以说明“宁波帮”的独特品质和薪火相传的闯业、创业、拓业的精神。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宁波帮”:它承接了山西的票号业务走向了银行,承接了徽州商帮的土产业务走向了城市,承接了广东商帮的外贸业务走向了现代,成了一个中国现代企业全能型的商业团体。
海洋孕育了宁波的文化基因,也使“宁波帮”从传统商帮向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团体转型,并成为中国近代最有代表性的商帮。
《向东是大海》中有多少历史的影子?
“宁波帮”,这样诠释家国情怀
前不久,一部名叫《向东是大海》的电视剧在央视热播,江厦街钱庄挤兑风潮,办轮船公司与洋人展开价格战,办茶场、办华资银行、办水泥厂……许多情节可在“宁波帮”历史中找到真实原型。
据“宁波帮”研究专家、宁波大学张如安教授、孙善根教授等人介绍,江厦街钱庄挤兑风潮,发生在1920年前后。当时江厦街是宁波金融业大本营,拥有近百家钱庄。
剧中男主人公周汉良看好航运业,开办四明山轮船公司,打破洋人垄断的局面。而历史上,“宁波帮”著名人士虞洽卿创办宁绍轮船公司,与英国、法国的公司相抗衡。当时,轮船票价斗争十分激烈,宁绍轮一开航,就在船上挂牌“立永洋5角”,以示永不涨价。国人争乘宁绍轮,使外轮生意锐减。太古公司针锋相对,把票价从1元降到3角,以图压垮宁绍轮。紧急关头,“宁波帮”人士又联合组织了“航业维持会”,最终使宁绍公司在与外轮公司竞争中取得胜利。
剧中女主人公董芝霞将宁波“恒通钱庄”的精神发扬光大,在上海重新办起“恒通银行”。事实上,“宁波帮”在金融行业颇有建树。1908年9月,以虞洽卿、朱葆三为首的宁波籍人士合股设立四明银行,这是一家完全由宁波人投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被视为“宁波帮”的金融根据地。当时较有实力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高层管理权,也都掌握在“宁波帮”人士手中。
“宁波帮”研究专家、宁波大学戴光中教授、陈依元教授、宁波市委党校乐承耀教授等认为,浙东人文精神“经世致用”的思想,深深渗入到“宁波帮”的血液骨髓。诚信,一直是宁波地域文化的优良传统。正是有良好的信用,宁波钱庄业被工商界誉为“信用码头”,称雄于中国金融界;而服装业中的红帮裁缝,同样以诚信作为立业之本,宁可拒绝十次,绝不食言一次;宁可赔本道歉,也绝不让一件次劣服装出门。
“宁波帮”历来注重实干,崇尚多做少说,办事低调、不事张扬,习惯于韬光养晦。无论是近代“宁波帮”代表叶澄衷、虞洽卿、方液仙,还是当代“宁波帮”代表包玉刚、陈廷骅、应昌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在贸易、航运、金融等行业中独占鳌头。
十九世纪,德国地质学家利希霍芬先后在中国内地做了7次考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得出结论:“宁波人在勤奋、奋斗努力、对大事业的热心和大企业家精神方面较为优秀。宁波人在上海的势力很大,船夫、水手的大部分都是宁波苦力,势力更大的是买卖人。尤其是商业中的宁波人,完全可以和犹太人媲美。”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