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黎国华,1950年出生,湖北宜昌人。当过伐木工、文工团员、科考队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会员、记者。自1976年开始,长期在神农架坚持奇异动物野人之谜的探索研究。1984年调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科研所。一边从事金丝猴生态习性研究,一边坚持自费考察野人。依靠自学成才,在海内外发表科普作品、论文、图片报道数百件。参与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反映大自然中金丝猴生活习性的电视片《神农架金丝猴》。参与编写了《神农架金丝猴群体生活》科研专著。
近日,黎国华的探险纪实著作《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由北京纸磨坊联合中国书店出版,记者通过出版社联系采访了他。
记者:先向我们读者介绍一下您最近出版的这部探险纪实著作《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
黎国华:《我的野人生涯》可以说是我探险追踪野人生涯的一个总结。同时,我也想告诉读者,自己是在挑战命运、挑战逆境、挑战学术界的传统观念。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读者认识大自然,认识一个真实的森林世界,呵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记者:您冒着生命危险在鄂西北大巴山一带追踪野人30多年,本身就是个充满冒险精神的传奇。
黎国华:我的探险家之梦始于儿时,我曾对家乡高山的石窟洞穴萌发过浓厚的兴趣,我总想去那里面看看是否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后来,我抓住了去神农架林区的机会,成为一名伐木工。一次,在神农架主峰目睹了野人的大脚印,听工友讲述遭遇野人的故事,我从此知道了世界上有野人。我追寻野人的生涯开始了。
后来,除了兴趣,更多的是使命感。1980年5月在“鄂西北奇异动物科学考察队”的成立大会上,领导指示要想办法破谜。野人之谜在中国流传千年,揭开野人之谜,将是当代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记者:您把这个传奇经历告诉大家,最想传递给读者的是什么?
黎国华:我只想告诉读者,在远离人类文明的自然界,至今还可能生活着一种似人似猿的人形动物——被人们俗称的野人;有一群不畏艰险的科考队员,为了寻找这种人形动物野人,有人曾在广袤的大巴山丛林中奋斗多年,他们的精神不应该被人们遗忘。另外,也想给读者带去一点阅读原创生态文学的乐趣。
我希望读者通过我的书知道自然界确实存在一种有待人类揭开的野人之谜。当然这是很艰苦、很艰难的一件事。严格地说,即使国家拨款支持我组织一支探险队,要揭开野人之谜,我仍然感到万分困难。这不仅是因为衰老已经渐渐逼近我的生命,还因为人在自然界太渺小。
我认为,追求真理和真相是人的天职,对自然界未知的领域,总需要有人探索,也需要有人做出牺牲。
记者:这么多年探险的经历中遇到的危险肯定很多。记忆中最惊险的是哪一次?探险带给您什么样的收获?
黎国华:人类的文明是从探索开始的,虽然探索真理无比艰辛,要付出巨大代价,但能享受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一种幸福。只有通过到森林中探险,才使我认识了森林,认识了大自然,也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探索带给我的收获很多,包括对精神追求的满足感。
在野外遇到大难不死的危险数十次。记得1993年我在老君山考察时,不幸摔下山崖,昏死了过去,幸亏与我一同进山的上海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李孜,找到了我,同行的原科考队长刘民壮和高云医生找了许多草药给我止血、止痛,眼睛高度近视的李孜在向导的带领下,到几十里外的林区九冲村和刚刚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九冲管理所,找了七八个人冒雨把我抬下山,送到附近的医院救治,才使我昏迷一天后苏醒过来,但因为大腿股骨骨折不得不在床上休息了很多天。
记者:其实您为探险放弃了很多,值得吗?最难以克服的困难是什么?
黎国华:一个人只要产生了信念,要追求某种崇高的东西,就不在乎值不值得。
在森林中最难以克服的困难,可能就是要在巨大的孤独和寒冷的高山里,度过一个个充满恐怖和死亡危险的夜晚。因为在森林中随时随地都有遭遇猛兽袭击的危险。
记者:您说的野人,是一种介于现代人和猩猩之间的古猿的后裔,能给我们描述一下您亲自看到的或者接触到的野人是怎样的?
黎国华:野人不是现代人的野化,而是一种介于现代人与猩猩等四种类人猿之间的高级未知灵长类动物。我在森林中多次目击过野人的身影,野人就是一种能够直立行走,披头散发,没有尾巴的古猿,它们的身体高大粗壮,眉骨较突出,有一点像北京猿人的样子。当然,它们又不同于北京猿人,而只是一种巨猿的后裔而已。
记者:有人对野人的存在持怀疑态度,您对野人认定的依据是什么,或者说研究野人的意义如何?
黎国华:对于野人的科学认定,主要来自一些著名人类学家的理论。任何一种大型动物的存在,必然在现在能够找到它们的化石依据。1974年至1975年,中科院的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汝康、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善才及郧阳地委宣传部长李建等专家学者和官员,通过在房县调查近百起人类遭遇野人的事件,他们根据考古学家在鄂西北及周边的巫山、建始、郧县陆续发现过巨猿化石的现象,由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汝康最先提出:大熊猫、金丝猴能从远古时代生活到现在,与大熊猫、金丝猴曾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巨猿,能够残存下来是完全可能的。如果野人真的存在,这种未知高级灵长类动物——可能属于人类旁系亲近的巨猿的后裔。
在神农架及周边地区不断出现的野人,是不是当代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郧县猿人、巫山猿人、建始猿人的活化石呢?裴文中、贾兰坡、黄万波、袁振新、刘民壮、王善才等许多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都一致认为:神农架频繁出没的野人,有可能是中国人的祖先。一旦揭开野人之谜,也可以改写人类起源非洲的学说。同时,由恩格斯提出的“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种亦猿亦人、非猿非人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理论,从此就能得到科学论证。
记者:有人说,看过书后会发觉,那个最神秘、最不可思议的“野人”,其实是作者自己。您如何评价自己?还会继续吗?有什么新的计划?
黎国华:我是一个从小历经磨难的人,因为从小养成了孤独、怪僻、喜欢猎奇探险的性格,所以我从小到大都难以被周围的人理解。自己是个内向的人,一直也是个雄心勃勃、总想给世界创造一点奇迹的人。如果我能揭开野人之谜,第一件事就是想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和自己的心路历程告诉给读者。这个真实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就是我的这部《我的野人生涯》。
我经过30年舍生忘死的探险,至少五次远距离发现过野人,但因为孤独无助,连最起码的考察设备也没有,一直难以拍摄到野人。如果通过我的书的出版,找到合作者和资助者,我就可以组织一支民间探险队,深入到野人生活的领地,争取最终拍摄到野人。
记者:有没有跟国外的探险家一起合作过?彼此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有什么不同吗?
黎国华: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探险家都曾到中国找过我,有的还跟我一起进过山。比如英国著名的探险家——世界潜动物学会秘书长、人类学家约翰理查德格林威尔,就专程到中国和我拍摄过一部电视片《追踪奇遇》。
记者:您认为一个探险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黎国华:探险家需要的第一是对科学事业的执著的追求精神,具有超凡脱俗的奉献精神,其次还要具备一点像特警的身体素质和特殊的生存技能。至少独自在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深山林莽中,具有生存和适应能力。记者 陈晓旻
想和名人即时互动,参与提问和沟通吗?请关注《三江访谈》专栏记者的微博。http://weibo.com/florence9999
编辑: 孙研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