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安在宁波,让孩子在宁波上学。”这是多数外来工心底最朴素的梦想。一个打工妹对他们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扎根宁波不是梦。”面对周围怀疑的眼光,女孩以执着的努力与实践作了证明——从一名普通的外来工人,成为安家落户的新宁波人。
她就是宁波狮丹努集团服饰一分厂车间主任孙威君,今年35岁的她,来自浙江天台,从事服装生产工作已十多年。记者第一次在约定地点见到她时,便被其敬业的精神深深打动。刚从车间出来的她,身穿一件蓝色的半旧工作服,领口很洁净,脖子上挂着一块特别的秒表。“秒表是节拍流水测时用的,是服装流水线生产的一种常用工具。”孙威君表情有点紧张,手也不知道放哪里好,“一件衣服的生产有好几十道工序,时间怎么计算,怎么合理分工,秒表作用可大着呢。”
“小孙在厂里很厉害的,她的车间生产总量和质量总是名列前茅。”一旁的厂长周桂芳看到孙威君有点难为情,便接过话茬说,“她不光生产搞得好,管理员工也不错,还被评上了全市十佳进城务工人员。”
交谈中,记者发现孙威君虽然不善言辞,但眼睛中始终闪烁着一丝光,显示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做我们这行苦累是难免的,但只要肯学习就一定有奔头。”她沉默了一下,感激地看了一眼栽培自己的周厂长——5年时间,她从组长做到了车间主任,这在外来工中是不多见的。“即便最苦的时候,也要保持学习和工作的精气神。因为只要肯付出,就一定有岗位的提升空间。”孙威君说。
2006年,孙威君幸福地当上了准妈妈。本可选择休假的她却没有放下工作,继续奋战在生产线上,直到预产期的前几天才回家。“我也感到过压力,但厂里那时正赶上一批大订单,相关业务只有我最熟,交给别人不放心啊。”回想当时的艰辛,孙威君憨憨地笑着说,“身体的确还可以,该休息也照样休息的。”
如今孙威君评上了高级工,房子买了,孩子就学问题也解决了。生活越过越好,可她的心中还牵挂着更多的兄弟姐妹。 “外来务工人员都不容易,我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孙威君所在车间有两三百人,外来务工人员占了九成以上。照顾新来外来工的生活,孙威君自认为是一项光荣的任务。
“付出总有收获,关键要真心对她们好。”孙威君笑着说,现在很多老同事都成了好朋友,即便后来调离单位了也一样。“不管是结婚,还是生子,他们都会邀请我分享快乐。”在孙威君看来,“对待外来工要像亲人一样”这句话并不显得干巴,而是浸润着一种相同经历、相同情感的自然流露。
从一名基层的缝纫挡车工,成长为中层管理的车间主任,孙威君用汗水浇灌出幸福生活的花朵。这是我市4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一个缩影,他们的汗水,他们的成功,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抹靓丽色彩。宁波日报记者 施 超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