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梁公路边的晒面场,已存在很多年。随着公路拓宽,周围瓦砾遍地,尘土飞扬。(记者 余建文 摄)
米线作坊与废品堆场比邻而居
中国宁波网讯 本周二,网友“莫冰卿”@宁波日报微博报料:鄞州古林有处垃圾堆场,也是厂家晾晒米线的晒场,每天路过此处,都能闻到一股臭味。成堆的米线与垃圾仅咫尺之遥,这样晒出来的米线,还敢吃吗?
前天,记者从鄞州古林工商所获悉,该米线作坊已被查处。该所负责人介绍说,这个作坊位于古林薛家,经营者是一对老夫妻。看到微博投诉后,工商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查封了约250公斤已加工好的米线。
经查,该作坊所处是一排平房,其中部分租给收废品人员居住,米线的晾晒场与收来的旧家电、塑料堆场“近在咫尺”,环境糟糕。工商执法人员发现,该米线作坊有揉面、磨粉两台机器,营业执照和健康证等已过期很久,遂依法将生产设备暂扣,移交给质监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特色长面路边晾晒尘土“吃饱”
在鄞州,大小制面作坊有不少,其中,以高桥芦港村出产的长面最为出名,能拉到1米多长。去年,芦港村因此还被列为鄞州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长面制作中,晾晒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日头猛时,晒两三小时即可,碰到天阴,则要晾大半天。本周三下午,记者来到甬梁公路边的芦港村,马路边晾晒着五六架长面,雪白的龙须随风飘动,煞是好看。因为轻轨建设和甬梁公路拓宽,马路两边很多房子都拆掉了,汽车一过,砂石、尘土飞扬。
对此,制面师傅们已习以为常。芦港长面基本上是家庭作坊生产的。一位制面师傅说,因为公路拓宽,很多路边制面作坊拆掉,搬进小区,“连马路边的晒场都没有了,面还怎么做下去?”
据了解,目前村里还有20来户制面作坊,做好的长面每日有行贩前来收购,通过菜市场等渠道销售出去,大多是散装的,没有包装和生产标识。
制面师傅说沾灰不打紧,一煮就没。质监部门表示正在研究这一问题
马路边晒出的长面,卫生么?对此,市民的看法并不一致,网络上也曾热烈讨论过。有人说,马路边尘土飞扬,粘到面条上,再说现在空气质量不好,肯定不卫生。但也有人表示,传统工艺就是这么晒的,而且长面煮法特殊,灰尘会被洗掉。
对于晾晒中沾灰的问题,制面师傅不以为然。一位大姐告诉记者,长面制作时加了盐和油,吃之前先在热水中煮过,然后用冷水一冲,放在筲箕里候用。这个“拔汤”的过程既把面中的盐分去掉,同时又是一次清洗,把晒面时沾的灰尘洗掉了。
据记载,高桥长面在清乾隆时期就有了,到上世纪“文革”年代,经过一位镇海知青的改良后,才有了现在的样子,其间承载了很多民俗文化元素。
市质监局鄞州分局的同志说,从食品加工要求看,长面露天晾晒肯定存在问题,即便晒场离马路稍远点,因为空气流动的关系,还是免不了受污染。但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和特色产品,长面还是要想办法保留下去。上周,质监部门已经和高桥镇政府就此事展开磋商,有可能会出台一套规范性措施。宁波日报记者 余建文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