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坚强母亲悉心照顾智残女15年 天天如此不离不弃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5-26 08:37:20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  这是江东明南社区一套33平方米的经济房,眼前的景象令人心酸:室内一个厨房、一间卧室、一个卫生间。卧室里一横一竖摆放着两张床,除了几只旧衣橱,一台20年前的小电视,其他就是那些残疾人康复器具了。

  这户困难家庭的主人叫高国英,今年50多岁,已从一家工厂病退。女儿小珏,今年15岁,患有先天性脑瘫,多年的康复训练,现在能从1数到10,能叫“妈妈”、“阿姨”等,能坐起来,但还不能独立行走。小珏的生父,也是名肢残人,面对这样的家庭,他在10年前就离开了。当时,小珏只有五六岁。

  “小珏是我40岁那年生的,刚生下时因为缺氧,一度病危,后来虽然抢救过来了,但她的大脑受了伤害。”高国英说起小珏的往事,眼泪在眼眶里转。小珏从小不会坐、不会说,高国英带着她四处求医,后来听说打针灸有效,从小珏2岁时就开始给她扎针,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着。

  每天早上,高国英在家里给小珏按摩四肢,吃过中午饭后,带她出门,先到桑田路上的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再到中兴路上的“阳光驿站”参与活动,到医院打针灸。三个地方跑下来,完成各种项目,到傍晚5时才回到家里,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随着小珏年龄增长,体重增加,高国英每次带她下楼、出门都十分吃力。因为家在四楼,小珏双脚没有力气,从四楼下来,成为大难事。抱不动,背不动。老式旧房,也没有电梯。

  高国英想了一个办法,请人用铁管做了一个“移动扶梯”,两个人先把这个“移动扶梯”架在楼梯上,小珏用双手扶着这个“扶梯”,两个大人再搀扶着小珏,一步一步下楼。移完一层,再将这“移动扶梯”搬到下面一层架好。如此往复,共需要移动8次,才能下楼。然后,用一辆旧电动车带着她去做康复治疗。

  为了小珏上下楼,高国英的一位姐姐,长年累月,每天来帮助。但她是快60岁的人了,体力明显不支。

  高国英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现在她靠每月2000元左右的退休金,加上500多元的残疾人补助金维持生活。但小珏打一次针灸需要20元,有时还要看病吃药。为了省钱,她每天上午10时以后才上菜市场,这时摊贩准备收摊,菜价会便宜点;母女俩身上穿的都是从地摊上淘来的。

  高国英把所有金钱和精力奉献给了残疾女儿。“15年来,天天如此,不离不弃,她真的很不容易,母爱伟大啊!”社区干部这样说。

  社会各界、社区干部都给高国英家庭献爱心。宁波广播电台的支部党员集体与高国英家结对,每年“七一”和春节时都来慰问;支部书记换了一任又一任,但爱心接力始终没有中断过。

  高国英说:“很感谢社会,感谢社区,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一个人支撑不到现在。”

  现在,为了小珏下楼、出门能方便些,高国英四处奔波求助,想换一套一楼的房子。据了解,她原来住在一座寺院里,后来寺院因建设需要拆迁,佛教协会给她安排了现在这套房子,房子的产权归佛教协会。高国英说,即使出点钱能买下这房子也好,可以再想办法与别人去换,住四楼实在吃不消了。宁波日报记者 朱军备 通讯员 朱雪蓉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坚强母亲悉心照顾智残女15年 天天如此不离不弃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5-26 08:37:20

  中国宁波网讯  这是江东明南社区一套33平方米的经济房,眼前的景象令人心酸:室内一个厨房、一间卧室、一个卫生间。卧室里一横一竖摆放着两张床,除了几只旧衣橱,一台20年前的小电视,其他就是那些残疾人康复器具了。

  这户困难家庭的主人叫高国英,今年50多岁,已从一家工厂病退。女儿小珏,今年15岁,患有先天性脑瘫,多年的康复训练,现在能从1数到10,能叫“妈妈”、“阿姨”等,能坐起来,但还不能独立行走。小珏的生父,也是名肢残人,面对这样的家庭,他在10年前就离开了。当时,小珏只有五六岁。

  “小珏是我40岁那年生的,刚生下时因为缺氧,一度病危,后来虽然抢救过来了,但她的大脑受了伤害。”高国英说起小珏的往事,眼泪在眼眶里转。小珏从小不会坐、不会说,高国英带着她四处求医,后来听说打针灸有效,从小珏2岁时就开始给她扎针,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着。

  每天早上,高国英在家里给小珏按摩四肢,吃过中午饭后,带她出门,先到桑田路上的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再到中兴路上的“阳光驿站”参与活动,到医院打针灸。三个地方跑下来,完成各种项目,到傍晚5时才回到家里,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随着小珏年龄增长,体重增加,高国英每次带她下楼、出门都十分吃力。因为家在四楼,小珏双脚没有力气,从四楼下来,成为大难事。抱不动,背不动。老式旧房,也没有电梯。

  高国英想了一个办法,请人用铁管做了一个“移动扶梯”,两个人先把这个“移动扶梯”架在楼梯上,小珏用双手扶着这个“扶梯”,两个大人再搀扶着小珏,一步一步下楼。移完一层,再将这“移动扶梯”搬到下面一层架好。如此往复,共需要移动8次,才能下楼。然后,用一辆旧电动车带着她去做康复治疗。

  为了小珏上下楼,高国英的一位姐姐,长年累月,每天来帮助。但她是快60岁的人了,体力明显不支。

  高国英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现在她靠每月2000元左右的退休金,加上500多元的残疾人补助金维持生活。但小珏打一次针灸需要20元,有时还要看病吃药。为了省钱,她每天上午10时以后才上菜市场,这时摊贩准备收摊,菜价会便宜点;母女俩身上穿的都是从地摊上淘来的。

  高国英把所有金钱和精力奉献给了残疾女儿。“15年来,天天如此,不离不弃,她真的很不容易,母爱伟大啊!”社区干部这样说。

  社会各界、社区干部都给高国英家庭献爱心。宁波广播电台的支部党员集体与高国英家结对,每年“七一”和春节时都来慰问;支部书记换了一任又一任,但爱心接力始终没有中断过。

  高国英说:“很感谢社会,感谢社区,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一个人支撑不到现在。”

  现在,为了小珏下楼、出门能方便些,高国英四处奔波求助,想换一套一楼的房子。据了解,她原来住在一座寺院里,后来寺院因建设需要拆迁,佛教协会给她安排了现在这套房子,房子的产权归佛教协会。高国英说,即使出点钱能买下这房子也好,可以再想办法与别人去换,住四楼实在吃不消了。宁波日报记者 朱军备 通讯员 朱雪蓉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