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盼扶持
全市71家社区食堂
运作模式有4种
截至2011年底,全市已有269个社区和1146个村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助老食堂71家。其中市区(含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大榭开发区)39家,慈溪市17家,南三县15家。所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含助老食堂)实行非营利性运作,服务中心的管理运作费用由各级财政或村(社区)集体资金补助。
从用餐价格看,基本上采取不求营利、成本核算的原则定价,在2—10元之间,以5—6元居多。从用餐人数看,各个站点经常用餐人数相差较大,在10人—100人之间不等,最少的十几人,最多的上百人。据粗略统计,全市各站点每天用餐老年总人数超过2000人,平均每家经常用餐老年人数为30人左右。
从建设运作模式看,主要有四种:
一是依托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少数为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一个厨房和餐厅,建设一个小型老年食堂,这是目前各站点比较主流的建设运作模式。各站点均坚持非营利性运作的公益属性,实行成本价收费,日常运营经费由各级财政和村(社区)集体组织补助。
二是协议委托邻近敬老院、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公益性服务机构提供老年用餐服务。供餐方式主要为送餐。如慈溪市庵东镇新建村和富民村委托庵东镇敬老院送餐。
三是协议委托宾馆饭店、餐馆快餐店、饮食公司等餐饮服务企业提供老年送餐服务。如江东区太古城社区委托向阳渔港饭店送餐;北仑区新碶街道和白峰镇的部分村协议委托辖区餐馆、快餐店送餐;慈溪市尝试委托市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宁波格莱特食品有限公司)开展老年送餐服务。
四是通过组织邻里个人结对包餐等方式开展老年用餐服务,目前,仅极少数社区(村)实行了这种模式。
我市对社区食堂
无专项补贴政策
“我们也知道,大多数老年食堂经营比较困难。”市民政局老龄办副主任卢婉君告诉记者,目前各站点大多处于饭菜收支成本持平、日常运营和人员经费靠补助的勉强维持状况,资金保障不稳定。
“资金问题的确是很大一个难题。”卢婉君说,老年食堂开办建设经费、餐饮设备设施购置维护费、食堂水、电、煤气等日常运作经费,服务人员经费、饭菜亏损补差经费等,均需要长效充足的经费保障,需要持续性的补助经费才能给予解决。
“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市还没有单独针对社区食堂的补贴政策,而是将它‘打包’进居家养老服务一起进行补贴的。”卢婉君说,从2010年开始,市级民政机构对每个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评级,比如,江东划船社区、海曙西门街道目前是3A级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中心,该社区每年会获得3.5万元的补助金,用于各类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运行。
今后鼓励“多样化”
经营助老食堂
据记者了解,现在杭州的老年食堂引进了快餐店模式,社区为老人办就餐卡,可直接到快餐店“搭伙”并享受折扣,取消了实体的老年食堂模式,节约了不少成本。这样的模式是否有可能引进宁波?
“我们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也鼓励老年食堂多样化经营。”卢婉君说,目前我市大多数社区老年食堂都是依托居家养老中心而建,但其服务模式如何长效发展,一直是国内业界积极探讨的课题之一。“我们认为,应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从各地实际出发,以辖区实际拥有资源条件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如老年食堂可以是辖区独立建设,也可以是片区联建,资源共享;可以是实体性独立场所,也可以流动餐车,还可以是协议委托给社会组织和企业甚至个人运作。”
据透露,今后我市将逐步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资金补助扶持力度,对于设置老年食堂或开设老年用餐服务的站点在开办建设资金和日常运营经费方面给予倾斜。宁波晚报记者滕华陈胜男文/摄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