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绘本画家慕容引刀:能打动人的漫画一定充满爱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6-03 07:40:32报料热线:81850000

  慕容引刀笔下的刀刀狗形象

  人物名片:

  慕容引刀,本名甘峰,上海人,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动画片执行导演、绘本画家,中国原创动漫行业的领军人物。他创作的刀刀狗系列漫画曾入围2010年的动漫风云榜,主要作品集:绘本《被爱路过》、《让爱点亮》、《亲爱的沙皮》、《微笑的咖啡杯》、《幸福在哪里》、《小的时候》;“爱在80后”系列:《找呀找呀找工作》、《明天我要嫁给你》、《爱你不是两三天》、《谈东谈西谈恋爱》等。

  5月27日,他应邀来到宁波书城举行读者见面会并签售新作《小的时候》。

  记者:我发现做绘本或者漫画的人大多本身就挺“卡通”的,您也这样吗?

  慕容引刀:我算不上很“卡通”的那类,但应该是个有趣的人,我也喜欢和有趣的朋友交往。工作的时候我很认真,但不希望一直是认真的状态,那会很累。有趣是相对于无趣来说的,不光要好玩,还要有意思,能够逗得人笑,更重要的是幽默。做漫画的人喜欢观察和思考,漫画带给人的趣味也应该是让人会心地一笑,或者能够打动你的内心,甚至还引发一种更深层的思考。

  记者:您的绘本有一种生活化的写实加浪漫主义再加些小小的奇幻,不管是绚丽的色彩,还是温暖的内容,都给人一种很细腻很美好的感觉。您创作的刀刀狗系列漫画特别讨人喜欢,它是怎么来的呢?

  慕容引刀:小时候,我看丰子恺的漫画,他通常用简单的一句话和一幅画来记录心情,朴实简洁,但是特别生动。这可能是对我来说最初的熏陶吧,后来自己开始喜欢绘画。做了动画片导演后,生活中有很多想法想要表达和记录,但是用动画投入大,很难实现。于是我开始用绘本的方式去记录。因为我属狗,家里也曾养狗,狗是我很喜欢的动物,于是我用狗作为动画形象,可是最初我创作的东西,被朋友们认为与snoopy雷同,为了避开似曾相识的错觉,我干脆创作了一个半圆形的脑袋,好了!这下成了全世界唯一的狗狗了!那一阵因为成天忙碌,压力很大,看着自己的黑眼圈,我也给狗狗添加了黑眼圈。

  为什么取名“刀刀”?十多年前我开始上网,那时取网名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也算是梦想的一种吧。我喜欢金庸的小说,于是取了特江湖的名字:慕容引刀。成为动画片导演后,因为当初上网慢,动画片上传不容易,再说给海外代工涉及版权,我怎么证明自己是动画导演呢?于是我开始自己画漫画,刀刀自然就成了卡通狗的名字。

  记者:做绘本需要保持纯真的心态,您是怎样做到的?是天性如此还是自己有一套对生活的看法?

  慕容引刀:我想首先应该跟天性有关吧。我喜欢画画,喜欢琢磨事情,而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分成两种状态。

  开始,我是业余爱好画绘本,完全是玩的心态,特别纯粹,但是纯粹也许会不专业。没想到我的业余爱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别人都开始介绍我是绘本画家,而忘了介绍我还是个动画片导演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能三心二意地做事情了,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2007年开始,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做动画还是做绘本更适合自己。那个时候作为自由职业是很有压力的,你还要考虑市场接不接受自己的问题。但是专心做自己喜欢的绘本是件过瘾的事情,所有的创作冲动都可以去一一付诸实施。不像动画是个集体创作,需要大投入。为了这份诱惑,冒着失败的危险,我全身心地投入了绘本创作。幸运的是,现在我有了好的搭档和团队,我可以更加专心创作了。

  记者:每次的绘本计划,是提前与出版社的编辑做好选题与策划的,还是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来画的?在“出版市场化”与自己的兴趣之间,有没有产生过矛盾?

  慕容引刀:两者都有吧。开始我是随心而为,但现在也会和编辑讨论沟通。比如上一本《幸福在哪儿》,他们会觉得太严肃了,但我还是坚持了对社会负面东西的小小嘲讽,坚持保留一些值得思

  考的内容。而现在这本《小的时候》大多是些有趣的内容,当时我觉得命题创作会有困难,实际上,也真是自己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那些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是我们的童年回忆,很美。我想,一部相对完整和成熟的作品,一定是作者、编辑通过良好的沟通,相互整合完成的。

  记者:绘本讲故事时是画面和文字同时出现,可以算是纯文字和纯绘画之外的第三类创作吗?

  慕容引刀:不管是绘本还是其他漫画形式,画面和文字应该是相互补充,好的绘本如果单独读文字你会觉得断断续续的,而单独看画面又觉得不连贯,只有两者结合得好,才是完整、完美的。有时图片无法表现出来的内容,需要文字点出来,或者文字表述不够,需要画面来做补充,最忌讳的是画面已经表达了,文字再重复一次。

  旁白一定要透彻直击内心。国外的绘本发展比较早一些,类别比较多,而我们比较偏重儿童绘本的创作。大陆最早应该是几米开始的吧,他在国外也得过儿童绘本奖。目前成人看的绘本并不多,像大家熟知的朱德庸的漫画应该算是四格漫画。

  记者:您有没有比较喜欢和欣赏的绘本作家?

  慕容引刀:国外的绘本基本不局限在儿童的范畴。比如我最近在看日本的绘本画家安倍夜郎的作品《深夜食堂》,觉得相当不错。故事的场所是一个营业时间在午夜的日本市井小店居酒屋内,菜单上的菜色很少,但是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要求点菜。漫画就是以店主的视角来记录到店中光顾的各式各样的客人,有普通职员、老板、没名气的演员,甚至黑社会分子、小偷等,以及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故事都很碎片化,也很平淡,但是看起很温馨,因为带着人性的温暖,这是都市生活中的人们真实生活和心态的写照。

  记者:网上有“刀刀语录”,您的很多话确实有意思。我刚才在翻绘本时看到一句话很有感触:海的尽头过去叫做“天涯”,而现在叫做“地平线”。前者给人诗意的感觉,后者则是数理的概念而已。有没有您自己特别喜欢的话给大家分享?

  慕容引刀:刀刀的话我当然都喜欢,因为这是我自己的话。如果说特别喜欢的话:时有尽,爱无涯。人类无法对抗岁月,让人生过得有意义,才会幸福。而所有能打动人的话,都一定是充满爱的。

  刀刀本身就是一只可以住在人们心里的小狗。透过这只小狗,我们看到的词是:安宁,忧郁,拥抱,爱,温暖,慢,思索,青涩,疑惑,天真,感恩,伤感,欣悦,惆怅,自嘲,无奈与期待。这么多的词背后,是一种人生态度,我把它叫做“寂寞里的微笑”。刀刀温暖而善良,真实而可爱,有时会说一些充满半哲理的话,或者说一些我们藏在心里不敢说出口的话。

  记者:有人说“动漫”这个词是专门编出来忽悠人的,动画和漫画完全是两回事。您曾经是动画片导演,现在是绘本画家,应该有发言权,“动漫”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现在总是和“创意产业”画起等号?

  慕容引刀:国外确实没有“动漫”这个说法。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说可能有其合理性,漫画在金字塔的最低端,其次是动画,最上面是游戏和电影。但它们是属于不同层次的,漫画是低成本的,动画是高成本的,两者没有升级的必然性。在日本或者其他国家两者都是分开来说的。比如小说和电影,谁也不会硬造一个词出来说是“小电”,两者有可能产生关系,但是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门类。

  任何一种文化产品都需要创意,不是说动画漫画特别需要,或者说动画漫画就代表了“创意产业”。迪斯尼的创始人华特·迪斯尼到底是企业家还是漫画家?我们已经不需要区分,但是他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我们的事业是从一只老鼠开始的,一个小小的创意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内心一个小小的冲动,正是我创作的起点。文化与其他的产业一样,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能打动人的起初的那个原点——创作的冲动。这个认识对我们很有帮助,一个产业要做好,一定需要走专业化的道路,不管是创作者还是社会。

  记者:有人说,大多数童话都是按照成人的思维写的,所以并不适合孩子阅读,您怎么看呢?

  慕容引刀:目前国内的绘本刚起步,我们大多看到的是国外引进的,除了郑渊洁有了多年的积累。我觉得市场有合理的成分,会自动筛选。有的绘本创作特别简单,比如我曾经看到一个故事,画面上海豹爸爸和海豹妈妈在逗小海豹玩,就动了几下小尾巴,几乎看不出几个画面有什么区别,然后又动了几下胡子,依然是几乎一样的画面,其实是看孩子的观察力。这样的绘本我觉得也很棒,它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小小的生活细节,但是这种爱的表达很感人,这份亲情和天伦之乐就是在滋润读者的心。

  其实,童话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是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交流,比如一个童话是从祖父一代到父母一代,再到现在的孩子,就这样一直传承下来,所以说童话是没有什么年龄限制的,适合于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孩子和父母亲,同时,童话也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所以,家长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给孩子讲讲绘本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爱,将陪伴孩子一生。

  记者:您认为孩子在小时候最初接触书本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故事?六一儿童节到了,给我们的小朋友推荐些优秀的绘本吧。

  慕容引刀: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为孩子找到一些他可以看懂的东西,尤其是图画形式的。而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孩子在认字很少的时候,只能通过图画来认识世界,而那时候孩子的思维是开放的、没有被约束的,这段时间,是孩子形成自己思维方式的重要阶段,多看绘本有助于孩子形成发散思维,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我觉得绘本《可爱的鼠小弟》、《青蛙弗洛格》都挺不错。

  宁波晚报 记者 陈晓旻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绘本画家慕容引刀:能打动人的漫画一定充满爱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6-03 07:40:32

  慕容引刀笔下的刀刀狗形象

  人物名片:

  慕容引刀,本名甘峰,上海人,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动画片执行导演、绘本画家,中国原创动漫行业的领军人物。他创作的刀刀狗系列漫画曾入围2010年的动漫风云榜,主要作品集:绘本《被爱路过》、《让爱点亮》、《亲爱的沙皮》、《微笑的咖啡杯》、《幸福在哪里》、《小的时候》;“爱在80后”系列:《找呀找呀找工作》、《明天我要嫁给你》、《爱你不是两三天》、《谈东谈西谈恋爱》等。

  5月27日,他应邀来到宁波书城举行读者见面会并签售新作《小的时候》。

  记者:我发现做绘本或者漫画的人大多本身就挺“卡通”的,您也这样吗?

  慕容引刀:我算不上很“卡通”的那类,但应该是个有趣的人,我也喜欢和有趣的朋友交往。工作的时候我很认真,但不希望一直是认真的状态,那会很累。有趣是相对于无趣来说的,不光要好玩,还要有意思,能够逗得人笑,更重要的是幽默。做漫画的人喜欢观察和思考,漫画带给人的趣味也应该是让人会心地一笑,或者能够打动你的内心,甚至还引发一种更深层的思考。

  记者:您的绘本有一种生活化的写实加浪漫主义再加些小小的奇幻,不管是绚丽的色彩,还是温暖的内容,都给人一种很细腻很美好的感觉。您创作的刀刀狗系列漫画特别讨人喜欢,它是怎么来的呢?

  慕容引刀:小时候,我看丰子恺的漫画,他通常用简单的一句话和一幅画来记录心情,朴实简洁,但是特别生动。这可能是对我来说最初的熏陶吧,后来自己开始喜欢绘画。做了动画片导演后,生活中有很多想法想要表达和记录,但是用动画投入大,很难实现。于是我开始用绘本的方式去记录。因为我属狗,家里也曾养狗,狗是我很喜欢的动物,于是我用狗作为动画形象,可是最初我创作的东西,被朋友们认为与snoopy雷同,为了避开似曾相识的错觉,我干脆创作了一个半圆形的脑袋,好了!这下成了全世界唯一的狗狗了!那一阵因为成天忙碌,压力很大,看着自己的黑眼圈,我也给狗狗添加了黑眼圈。

  为什么取名“刀刀”?十多年前我开始上网,那时取网名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也算是梦想的一种吧。我喜欢金庸的小说,于是取了特江湖的名字:慕容引刀。成为动画片导演后,因为当初上网慢,动画片上传不容易,再说给海外代工涉及版权,我怎么证明自己是动画导演呢?于是我开始自己画漫画,刀刀自然就成了卡通狗的名字。

  记者:做绘本需要保持纯真的心态,您是怎样做到的?是天性如此还是自己有一套对生活的看法?

  慕容引刀:我想首先应该跟天性有关吧。我喜欢画画,喜欢琢磨事情,而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分成两种状态。

  开始,我是业余爱好画绘本,完全是玩的心态,特别纯粹,但是纯粹也许会不专业。没想到我的业余爱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别人都开始介绍我是绘本画家,而忘了介绍我还是个动画片导演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能三心二意地做事情了,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2007年开始,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做动画还是做绘本更适合自己。那个时候作为自由职业是很有压力的,你还要考虑市场接不接受自己的问题。但是专心做自己喜欢的绘本是件过瘾的事情,所有的创作冲动都可以去一一付诸实施。不像动画是个集体创作,需要大投入。为了这份诱惑,冒着失败的危险,我全身心地投入了绘本创作。幸运的是,现在我有了好的搭档和团队,我可以更加专心创作了。

  记者:每次的绘本计划,是提前与出版社的编辑做好选题与策划的,还是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来画的?在“出版市场化”与自己的兴趣之间,有没有产生过矛盾?

  慕容引刀:两者都有吧。开始我是随心而为,但现在也会和编辑讨论沟通。比如上一本《幸福在哪儿》,他们会觉得太严肃了,但我还是坚持了对社会负面东西的小小嘲讽,坚持保留一些值得思

  考的内容。而现在这本《小的时候》大多是些有趣的内容,当时我觉得命题创作会有困难,实际上,也真是自己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那些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是我们的童年回忆,很美。我想,一部相对完整和成熟的作品,一定是作者、编辑通过良好的沟通,相互整合完成的。

  记者:绘本讲故事时是画面和文字同时出现,可以算是纯文字和纯绘画之外的第三类创作吗?

  慕容引刀:不管是绘本还是其他漫画形式,画面和文字应该是相互补充,好的绘本如果单独读文字你会觉得断断续续的,而单独看画面又觉得不连贯,只有两者结合得好,才是完整、完美的。有时图片无法表现出来的内容,需要文字点出来,或者文字表述不够,需要画面来做补充,最忌讳的是画面已经表达了,文字再重复一次。

  旁白一定要透彻直击内心。国外的绘本发展比较早一些,类别比较多,而我们比较偏重儿童绘本的创作。大陆最早应该是几米开始的吧,他在国外也得过儿童绘本奖。目前成人看的绘本并不多,像大家熟知的朱德庸的漫画应该算是四格漫画。

  记者:您有没有比较喜欢和欣赏的绘本作家?

  慕容引刀:国外的绘本基本不局限在儿童的范畴。比如我最近在看日本的绘本画家安倍夜郎的作品《深夜食堂》,觉得相当不错。故事的场所是一个营业时间在午夜的日本市井小店居酒屋内,菜单上的菜色很少,但是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要求点菜。漫画就是以店主的视角来记录到店中光顾的各式各样的客人,有普通职员、老板、没名气的演员,甚至黑社会分子、小偷等,以及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故事都很碎片化,也很平淡,但是看起很温馨,因为带着人性的温暖,这是都市生活中的人们真实生活和心态的写照。

  记者:网上有“刀刀语录”,您的很多话确实有意思。我刚才在翻绘本时看到一句话很有感触:海的尽头过去叫做“天涯”,而现在叫做“地平线”。前者给人诗意的感觉,后者则是数理的概念而已。有没有您自己特别喜欢的话给大家分享?

  慕容引刀:刀刀的话我当然都喜欢,因为这是我自己的话。如果说特别喜欢的话:时有尽,爱无涯。人类无法对抗岁月,让人生过得有意义,才会幸福。而所有能打动人的话,都一定是充满爱的。

  刀刀本身就是一只可以住在人们心里的小狗。透过这只小狗,我们看到的词是:安宁,忧郁,拥抱,爱,温暖,慢,思索,青涩,疑惑,天真,感恩,伤感,欣悦,惆怅,自嘲,无奈与期待。这么多的词背后,是一种人生态度,我把它叫做“寂寞里的微笑”。刀刀温暖而善良,真实而可爱,有时会说一些充满半哲理的话,或者说一些我们藏在心里不敢说出口的话。

  记者:有人说“动漫”这个词是专门编出来忽悠人的,动画和漫画完全是两回事。您曾经是动画片导演,现在是绘本画家,应该有发言权,“动漫”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现在总是和“创意产业”画起等号?

  慕容引刀:国外确实没有“动漫”这个说法。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说可能有其合理性,漫画在金字塔的最低端,其次是动画,最上面是游戏和电影。但它们是属于不同层次的,漫画是低成本的,动画是高成本的,两者没有升级的必然性。在日本或者其他国家两者都是分开来说的。比如小说和电影,谁也不会硬造一个词出来说是“小电”,两者有可能产生关系,但是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门类。

  任何一种文化产品都需要创意,不是说动画漫画特别需要,或者说动画漫画就代表了“创意产业”。迪斯尼的创始人华特·迪斯尼到底是企业家还是漫画家?我们已经不需要区分,但是他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我们的事业是从一只老鼠开始的,一个小小的创意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内心一个小小的冲动,正是我创作的起点。文化与其他的产业一样,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能打动人的起初的那个原点——创作的冲动。这个认识对我们很有帮助,一个产业要做好,一定需要走专业化的道路,不管是创作者还是社会。

  记者:有人说,大多数童话都是按照成人的思维写的,所以并不适合孩子阅读,您怎么看呢?

  慕容引刀:目前国内的绘本刚起步,我们大多看到的是国外引进的,除了郑渊洁有了多年的积累。我觉得市场有合理的成分,会自动筛选。有的绘本创作特别简单,比如我曾经看到一个故事,画面上海豹爸爸和海豹妈妈在逗小海豹玩,就动了几下小尾巴,几乎看不出几个画面有什么区别,然后又动了几下胡子,依然是几乎一样的画面,其实是看孩子的观察力。这样的绘本我觉得也很棒,它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小小的生活细节,但是这种爱的表达很感人,这份亲情和天伦之乐就是在滋润读者的心。

  其实,童话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是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交流,比如一个童话是从祖父一代到父母一代,再到现在的孩子,就这样一直传承下来,所以说童话是没有什么年龄限制的,适合于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孩子和父母亲,同时,童话也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所以,家长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给孩子讲讲绘本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爱,将陪伴孩子一生。

  记者:您认为孩子在小时候最初接触书本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故事?六一儿童节到了,给我们的小朋友推荐些优秀的绘本吧。

  慕容引刀: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为孩子找到一些他可以看懂的东西,尤其是图画形式的。而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孩子在认字很少的时候,只能通过图画来认识世界,而那时候孩子的思维是开放的、没有被约束的,这段时间,是孩子形成自己思维方式的重要阶段,多看绘本有助于孩子形成发散思维,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我觉得绘本《可爱的鼠小弟》、《青蛙弗洛格》都挺不错。

  宁波晚报 记者 陈晓旻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