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陈利群 通讯员许海波)“这是我今年的慈善捐款。”几天前,浒山街道金山社区办公室走进一位中年妇女,她把2000元钱交到一位社区干部手中后很快就离开了。和往年一样,知道她个性的社区干部在社区捐款名单上写下了三个字——“无名氏”。
“无名氏”年年如期来金山社区捐款,从最初的500元,到后来的1000元,再到最近三年的每年2000元。至今,这名中年妇女已经连续7年慈善捐款1万余元,年年以“无名氏”留名。
其实,金山社区的社区干部都认识她,只是应她要求才没在捐款名单上留名。“她家境并不好,每次来捐款都骑着一辆旧自行车。”一名社区干部透露,“无名氏”的丈夫在一家私企上班,每月工资并不高,女儿大学刚毕业。“无名氏”每次来捐款总是乐呵呵的,和社区干部拉一会家常,放下捐款离开前,还不忘叮嘱他们务必把“保密工作”做好。
更让金山社区主任张利珍感动的是,“无名氏”还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张利珍说,因为被她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有一次,没征得她的同意,社区干部把她的名字公布在了社区爱心捐款名单上,结果她很不开心,怪社区干部没遵守当初的“诺言”。“从那以后,我们就每次按她的意愿办,向慈善总会上报的捐款名单上也只写‘无名氏’三个字。”因此,尽管“无名氏”捐款年年在500元以上,却没再上过“爱心红榜”,捐赠证书也无法送到她手上。
6月4日,记者通过金山社区干部联系上了“无名氏”的丈夫王先生。“捐款本来就不是为了扬名嘛。”王先生很支持老婆捐款不留名的行为。他告诉记者,妻子并不只是在每年的慈善捐款活动中才捐款,汶川大地震和其他社会需要救助的时候都捐过。
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自己又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为何还要年年捐款?王先生说,他们一家虽然不算富裕,但日子过得还行,而且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不少关爱弱势群体的政策,妻子肢体残疾,每年也能拿到相应的残疾人补助款。因此,妻子认为,应该每年把积攒下来的部分钱捐给比他们更需要的人。“我老婆是不会接受采访的,您也别写我的名字。”搁下电话前,王先生提出了要求。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