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中国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6-10 08:32:23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第十四届浙洽会第十一届消博会

  2012中国开放论坛昨天在开元九龙湖度假村举行。(记者 李岩宏 摄)

  同一个地点,差不多的日子,去年,央视主持人马洪涛用法网夺冠的李娜比喻了民营经济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就像足球爱好者关注欧洲杯揭幕战中希腊队的表现一样,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欧债危机中希腊跨出的每一步。”马洪涛昨天再一次借助体育,引出了参加第五届中国开放论坛专题演讲研讨环节的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

  ■“引进来”大有可为

  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先后冲击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对外投资的意愿明显下降。同时,受劳动力成本、要素制约、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的变化影响,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好像也在下降,特别是沿海较发达地区。那么,“引进来”战略的实施是否还有大空间?

  “现在在全世界比一比,中国还是最好的投资目的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语气坚定。她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制造业配套体系,还有我们的市场份额、劳动力素质也在提高,更重要的是中国有一个非常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都是中国继续吸引外资的优势。

  在境外投资者眼中,中国市场依然极其重要。英格索兰是一家全球性多元化的工业企业,3年前投资近1.6亿美元在中国建立生产制造基地,是迄今为止公司在亚太区规模最大的工厂。该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宋振宁毫不讳言:“英格索兰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得很好,各板块业务在中国的利润率都高于全球公司的平均水平。”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任何一家真正的国际化企业都不会放弃。

  任兴洲还建议要在“引进来”的区域、内容、方式等方面下工夫,推动“引进来”结构调整。如除了引进资金和用市场换技术,要把引进人才作为重中之重,还可以引进能对经济产生革命性作用的新商业模式或组织形式等。

  ■“走出去”谨防“三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消息不绝于耳。然而,“亏损”一词却似乎一直与海外并购“如影随行”。

  该不该海外“抄底”?应该怎么“抄底”?吉利“蛇吞象”并购沃尔沃似乎给中国民营经济“走出去”注入了十足的底气。在6月7日发布的2012浙商500强榜单上,吉利集团以1480亿元的年营业收入和636.3%的年增长率,高居榜首。这样的飞跃,源动力就是两年前那一笔惊世界的并购。

  “跨国并购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要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去应对。”吉利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沃尔沃汽车全球董事李东辉以亲身经历建议,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既要坚持“业务相关、市场价值、战略互补、资源能力”四大原则,又要防范“战略、商业、法律与政治、整合”等风险,努力达到目标公司满意、投资者满意、政府或地区满意、员工满意、客户满意的最佳状态。

  宁波日报江厦智库特邀研究员、著名经济评论员马光远则给海外并购敲了敲警钟。他认为,海外并购的成功比例并不是很高,尤其是民营企业特别要防止不调查、不算账、不学习,“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走出去,走出去是干什么的,能不能赚钱。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6-10 08:32:23

  2012中国开放论坛昨天在开元九龙湖度假村举行。(记者 李岩宏 摄)

  同一个地点,差不多的日子,去年,央视主持人马洪涛用法网夺冠的李娜比喻了民营经济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就像足球爱好者关注欧洲杯揭幕战中希腊队的表现一样,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欧债危机中希腊跨出的每一步。”马洪涛昨天再一次借助体育,引出了参加第五届中国开放论坛专题演讲研讨环节的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

  ■“引进来”大有可为

  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先后冲击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对外投资的意愿明显下降。同时,受劳动力成本、要素制约、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的变化影响,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好像也在下降,特别是沿海较发达地区。那么,“引进来”战略的实施是否还有大空间?

  “现在在全世界比一比,中国还是最好的投资目的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语气坚定。她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制造业配套体系,还有我们的市场份额、劳动力素质也在提高,更重要的是中国有一个非常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都是中国继续吸引外资的优势。

  在境外投资者眼中,中国市场依然极其重要。英格索兰是一家全球性多元化的工业企业,3年前投资近1.6亿美元在中国建立生产制造基地,是迄今为止公司在亚太区规模最大的工厂。该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宋振宁毫不讳言:“英格索兰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得很好,各板块业务在中国的利润率都高于全球公司的平均水平。”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任何一家真正的国际化企业都不会放弃。

  任兴洲还建议要在“引进来”的区域、内容、方式等方面下工夫,推动“引进来”结构调整。如除了引进资金和用市场换技术,要把引进人才作为重中之重,还可以引进能对经济产生革命性作用的新商业模式或组织形式等。

  ■“走出去”谨防“三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消息不绝于耳。然而,“亏损”一词却似乎一直与海外并购“如影随行”。

  该不该海外“抄底”?应该怎么“抄底”?吉利“蛇吞象”并购沃尔沃似乎给中国民营经济“走出去”注入了十足的底气。在6月7日发布的2012浙商500强榜单上,吉利集团以1480亿元的年营业收入和636.3%的年增长率,高居榜首。这样的飞跃,源动力就是两年前那一笔惊世界的并购。

  “跨国并购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要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去应对。”吉利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沃尔沃汽车全球董事李东辉以亲身经历建议,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既要坚持“业务相关、市场价值、战略互补、资源能力”四大原则,又要防范“战略、商业、法律与政治、整合”等风险,努力达到目标公司满意、投资者满意、政府或地区满意、员工满意、客户满意的最佳状态。

  宁波日报江厦智库特邀研究员、著名经济评论员马光远则给海外并购敲了敲警钟。他认为,海外并购的成功比例并不是很高,尤其是民营企业特别要防止不调查、不算账、不学习,“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走出去,走出去是干什么的,能不能赚钱。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