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线
“张副总师,您好。首先祝贺你圆满完成任务。我是宁波的媒体记者……”
“宁波?家乡人,你好!”电话那头传过来的声音又低又哑,但说到“家乡人”时透着一股子惊喜。昨天,记者从市科协得知,神九成功发射背后站着一位阿拉宁波人,他叫张永华,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系统的副总设计师。
昨天一整天,记者一直尝试与张副总师进行电话连线,可直到发射前一直无人接听,发射成功一个半小时后,电话终于接通了。
一听家乡人,他主动与记者分享着他的心情:“虽然觉得肯定成功,但点火时,还是挺紧张。宣布圆满成功时,我很激动,太振奋人心了。我在酒泉驻扎了一个多月,这里凝结了太多人的汗水。”随后,他语速飞快地说着神九的四个第一,快得记者都记录不下来。但是最后一句,他说得响亮又清晰:“代我向宁波父老乡亲问个好。”
今年56岁的张永华,是慈溪周巷人。“我80多岁的老母亲,在慈溪;我的哥哥也在慈溪,我非常想念他们。”因为工作的原因,张永华很少回家看看,可能是我们这通电话引起他的思乡之情,他说“今年过年,我一定要争取回家看看。”
张永华,虽然不被大多数宁波人熟悉。但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也是媒体记者追逐的航天科学家之一。神舟飞船发射前有一项重要而关键的工作——火箭推进剂的加注。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数百吨的推进剂必须准确、安全、可靠地注入船箭组合体。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永华是加注系统的主要研制者。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采用多泵多贮箱同时加注的模式,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又以精确的设计提高了加注精度,为飞船发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加注系统的良好性能在神舟飞船历次发射中得到证明,它的设计也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永华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作为工程设计研究所在发射场的常驻代表,他还承担着组织协调有关人员为飞船发射提供“保驾”服务的职责。这不是一个好差事,但张永华说:“既然做这个事了,就要把它做好!”话是这么说,但发射场涉及十几个专业,只有对这些专业都有相当了解,才能履行好职责。当年为了弄懂一张图纸,他甚至熬夜把它重新描了一遍。他的经验是:要主动去适应工作,对每一项任务都要多思考,一定要弄明白。“我不服输,拿出来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最好水平!”在这样的心态面前,还能有多大的难事呢?
多年的现场保驾让张永华对肩负的重大使命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神舟”飞船的每一次发射都承担着大量科学试验任务,“有的老科学家,盼了一辈子,总算盼来这个机会,要是失败了,怎么对得起他们?”
张永华曾获中国载人航天重大贡献奖,神舟九次发射,张永华功勋累累,但他只有淡淡数语:“我只是在尽力而已,做得还不够好。”
2008年10月,张永华来过慈溪,为慈溪行知职高的学生做《神秘的载人航天发射场》讲座,张永华当时就说:载人航空顺利飞天,人命关天。他用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船出事,导致7名宇航员遇难的事实,特别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他说,载人航天是“特殊的战斗、特别的奉献、特别的吃苦、特别的攻关”。
在连线最后,记者希望张副总设计师能多回宁波看看,他欣然答应。
东南商报记者 卢科霞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