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象山北渔山灯塔:“远东第一大灯塔”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6-18 09:18:02报料热线:81850000

  图为北渔山灯塔。(市文保所提供)

  “渔山列岛是象山最东南的岛屿,有南渔山和北渔山之分,常说的渔山指的是北渔山。北渔山灯塔是渔山岛的标志,有‘远东第一大灯塔’之誉,如今成为国际航标。而‘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就在渔山列岛海域。”昨日,市文保所副所长徐炯明介绍,“包括北渔山灯塔在内的10座有150余年历史的‘浙东沿海灯塔’已在联合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悉,渔山列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渔民在此捕捞,并以两主岛为栖息地和航标,故以“渔山”称之。北渔山是其中唯一有人常住的岛屿,1958年从石浦迁入100多户渔民。当地特产淡菜和海蜒,渔山海蜒质量最佳,是宁波著名海特产品。

  徐炯明介绍,北渔山灯塔为我国最东面的一座国家一级灯塔,距宁波约3.5小时航程,于1895年由上海海关耗银5万两建成,塔身呈圆台形,生铁所铸,塔高16.9米,直径4米,法国巴比尔公司所制,特等镜直径2.66米,高3.6米,重15吨,为当时世界特等镜之最。现岛上灯塔采用太阳能电池、氙灯和鼓形透镜,灯器由英国进口,灯光射程25海里以上,其他装置均为国内领先。“包括北渔山灯塔在内的‘浙东沿海灯塔’为我国最早建设的一批现代灯塔,历时百年,不仅见证了帝国主义侵略与开埠通商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发挥着助航作用。”

  “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浙东沿海和对外开放口岸、航道勘查选址、设计建造航标,拉开了中国近代航标建设的序幕。”100多年来,浙东沿海灯塔一直担当着引导船舶出入长江口、贯通中国南北航运及东南亚航运畅通的重要职责,是中外船舶进入沪、浙沿海港口的门户标,也是上海、浙江至韩国、日本、东南亚国家以及经过太平洋的远洋国际航线中必不可少的灯塔。

  “浙东沿海灯塔”还是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航标建筑设计理念与建造风格的重要实物例证,徐炯明说,“它们融入了当时欧洲航标设计建造者对导航、采光、防潮、通风、瞭望等灯塔功能的独到理念,同时也包含了对实用、坚固、美观、耐久等建筑元素的合理运用,是欧式建筑艺术的缩影,为研究欧式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实例及参考价值。” 

  浙东沿海灯塔是近现代海洋文化和航标科技发展的可靠见证者,是研究近现代海事文化史的重要实物材料。分布于浙东海上主通道上的灯塔是进出浙东沿海港口的重要导航标志,其广泛应用了近现代光学、声学、色度学、水文学、气象学、材料学、建筑学、航海、电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确保了往来船只的安全。

  徐炯明介绍,灯塔还表现为国家领土的标志,能宣示国家主权,是人们祈盼幸福与平安的象征。在灯塔管理的人员上有一代传一代的光荣历史,现在浙东沿海灯塔中最长已传至第四代。灯塔的保护与利用,可以唤起(醒)民众海洋意识,从而保护海洋国土。浙东沿海灯塔所展示的以“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为核心的航标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

  宁波日报记者 陈 青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象山北渔山灯塔:“远东第一大灯塔”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6-18 09:18:02

  图为北渔山灯塔。(市文保所提供)

  “渔山列岛是象山最东南的岛屿,有南渔山和北渔山之分,常说的渔山指的是北渔山。北渔山灯塔是渔山岛的标志,有‘远东第一大灯塔’之誉,如今成为国际航标。而‘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就在渔山列岛海域。”昨日,市文保所副所长徐炯明介绍,“包括北渔山灯塔在内的10座有150余年历史的‘浙东沿海灯塔’已在联合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悉,渔山列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渔民在此捕捞,并以两主岛为栖息地和航标,故以“渔山”称之。北渔山是其中唯一有人常住的岛屿,1958年从石浦迁入100多户渔民。当地特产淡菜和海蜒,渔山海蜒质量最佳,是宁波著名海特产品。

  徐炯明介绍,北渔山灯塔为我国最东面的一座国家一级灯塔,距宁波约3.5小时航程,于1895年由上海海关耗银5万两建成,塔身呈圆台形,生铁所铸,塔高16.9米,直径4米,法国巴比尔公司所制,特等镜直径2.66米,高3.6米,重15吨,为当时世界特等镜之最。现岛上灯塔采用太阳能电池、氙灯和鼓形透镜,灯器由英国进口,灯光射程25海里以上,其他装置均为国内领先。“包括北渔山灯塔在内的‘浙东沿海灯塔’为我国最早建设的一批现代灯塔,历时百年,不仅见证了帝国主义侵略与开埠通商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发挥着助航作用。”

  “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浙东沿海和对外开放口岸、航道勘查选址、设计建造航标,拉开了中国近代航标建设的序幕。”100多年来,浙东沿海灯塔一直担当着引导船舶出入长江口、贯通中国南北航运及东南亚航运畅通的重要职责,是中外船舶进入沪、浙沿海港口的门户标,也是上海、浙江至韩国、日本、东南亚国家以及经过太平洋的远洋国际航线中必不可少的灯塔。

  “浙东沿海灯塔”还是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航标建筑设计理念与建造风格的重要实物例证,徐炯明说,“它们融入了当时欧洲航标设计建造者对导航、采光、防潮、通风、瞭望等灯塔功能的独到理念,同时也包含了对实用、坚固、美观、耐久等建筑元素的合理运用,是欧式建筑艺术的缩影,为研究欧式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实例及参考价值。” 

  浙东沿海灯塔是近现代海洋文化和航标科技发展的可靠见证者,是研究近现代海事文化史的重要实物材料。分布于浙东海上主通道上的灯塔是进出浙东沿海港口的重要导航标志,其广泛应用了近现代光学、声学、色度学、水文学、气象学、材料学、建筑学、航海、电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确保了往来船只的安全。

  徐炯明介绍,灯塔还表现为国家领土的标志,能宣示国家主权,是人们祈盼幸福与平安的象征。在灯塔管理的人员上有一代传一代的光荣历史,现在浙东沿海灯塔中最长已传至第四代。灯塔的保护与利用,可以唤起(醒)民众海洋意识,从而保护海洋国土。浙东沿海灯塔所展示的以“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为核心的航标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

  宁波日报记者 陈 青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