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礁Ⅰ号”沉船被称为我国继“南海号”、“南澳号”沉船之后的重大水下考古发现,专家表示,这艘沉没在浙东沿海往返南洋必经航线上的清代沉船是目前我国水下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年代较晚的木船,为探索清代晚期中外贸易史、近代海外交通史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小白礁Ⅰ号”沉船还是宁波范围内发现的第五艘古沉船。
2009年的重点调查发现,“小白礁Ⅰ号”沉船船体保存较好,所见龙骨大致位于船的中央,两侧均有舱板。沉船残断为东西两半,断裂线位于船体中间偏西位置。残存船体遗迹主要构件清晰可辨,已确认船体构件有龙骨、肋骨、隔舱板、船底板等,亦有少量散落的船板。根据上述各部位船体构件及其位置,目前可辨认出两个船舱,其中一舱仅存一道厚17厘米的弧形肋骨,舱中淤满灰色海泥,装载有青花小碗以少量瓷器小杯,仍保持运载时的状态。另一舱紧邻此舱,舱中多见残碎的缸片,还有一堆铜钱。两舱均发现有水眼,位于舱的前后壁近中间处,紧贴船底板。
据介绍,沉船遗址主体集中,散布范围不大,船体可复原程度较高。沉船的龙骨和肋骨都较为粗大,龙骨断面长36厘米,宽28厘米,肋骨断面长15厘米至22厘米,宽15厘米至18厘米,具备较强抗风浪能力,而遗址所在的渔山岛位于象山县石浦港东南大约26海里的洋面上,其12海里外即为外海,属远离大陆的外海航线区域。由此可以判断,这艘沉船在当时规格不小,应该属于远洋商贸运输船只。
这是一艘没有被盗捞过的古沉船,除部分裸露的船体被腐蚀外,被压在梅园石石板底下的船体保存完好。另外,多数出水遗物器形规整,纹样精美,品相良好,具有较高的文物、科研和展示价值。而这些出水的文物正是宁波自古以来就是对外贸易港口的又一证明,再度佐证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根据发掘工作计划,今年将完成船载文物发掘与船体测绘、采样鉴定、保护方案编制等工作,2013年实施古船船体打捞发掘,来自全国的40余位专家学者将共同完成这项任务。之后,有关方面还将向国家申报古船船体科技保护复原项目,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内边修复边展示。
宁波日报记者 陈青
链接
宁波此前发掘的四艘古沉船
在“小白礁Ⅰ号”发掘之前,宁波已发掘的古沉船有和义路唐代龙舟、海运码头北宋沉船、象山涂茨明代沉船、和义路南宋沉船。
1973年在和义路唐代造船场旧址出土的龙舟现陈列于庆安会馆,是迄今为止宁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沉船。和义路唐代龙舟的出土,说明早在唐朝,宁波已经有了划龙舟的民俗。
1979年4月,在东门口交邮大楼建设工地,考古人员在地下淤泥中发现了北宋时期海运码头以及一艘外海船。这是我国首次发现北宋时期的船舶。这艘北宋商船尖头、尖底、方尾,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这条载重量15吨左右的外海船没有被完整保留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艘古船装着具有减缓摇摆作用的舭龙骨,该舭龙骨的安装部位以及长宽等尺寸,都与现代船舶的要求大致相符。宋代这一创造比国外要早七百年,说明宁波人早就掌握了保持船体稳定的技术。
1995年12月,考古人员在象山涂茨发现一艘明代沉船,从船型来看属于刀鱼船。由于当时缺乏保护条件,发掘后随即被掩埋原地,现在市民可在庆安会馆看到这艘刀鱼船的模型。
2003年10月至12月,在和义大道建设工程抢救性考古发掘过程中,市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在战船街北部、和义门瓮城基址南侧发现了一艘南宋沉船。沉船距地表1.5米,船头朝西、微翘,可以看出是顺着原先的江滩方向搁置的。从结构和规模来看,这是一艘可航行于近海的小型交通运输船。沉船出土时已残破,仅中部保存较完整,船体长9.2米,最宽处2.8米,深1.2米,船板厚5厘米,保留有9个船舱,舱与舱之间有流水孔相通,隔舱板底部还有对船体起加固作用的抱梁肋骨。
由于长期深埋于地下,船体里含有大量水分,出土后不久船板即出现霉变、青苔滋生和木质收缩变形等情况。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武汉理工大学及南京博物院合作组建古船科技保护课题攻关小组,经过3年多的精心修复,现在这艘南宋古船已安置在宁波博物馆。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