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水下考古又有新发现 宁波是"小白礁I号"始发港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6-27 09:18:32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发掘

  昨日打捞出水的五彩罐盖。

  昨日从小白礁海域吊装出水的4块梅园石。周建平 摄

  海底淘宝·聚焦“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发掘  

  “小白礁I号”沉船像极了一个害羞的姑娘,这几天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昨天上午,中央电视台第二场大型水下直播,终于掀起了它的盖头,让亿万观众看清了这条在水下“安睡”了160多年之久的沉船的真容。

  沉船底部保存完好

  昨天的水下能见度,显然要比前两天好得多。于是,央视45分钟的直播,水底下的沉船唱起了“主角”,大部分镜头都是在水下完成的。其实经过海水长时间的冲刷和侵蚀,船体已是支离破碎。但在略显混浊的海水中,依然能清晰地看到被泥沙覆盖着的船底的基本构架。沉船底部保存完好得归功于船上成摞排列的梅园石。

  “梅园石起到了一个镇压的作用,让船体免受潮水冲刷。”水下考古队长林国聪解释说。之后,镜头又清晰地捕捉到了3只青花大碗和一个五彩罐零星地散落在沉船肋骨旁边。其中一只青花大碗里,一条小鱼悠然地游过。3只青花碗,其中一只碗底篆有“嘉庆年制”字样。

  昨天共有8件文物出水

  林国聪曾多次目睹文物的出水过程,但是他坦言,“文物的每一次出水,我都特别激动。”昨天,共有8件文物出水,其中青花碗3件,五彩罐盖1件,梅园石4件。

  央视的镜头里,一个出水的五彩罐和五彩罐盖被摆放在桌上。细看之下,这个五彩罐几乎只剩下了一种颜色———绿色。“五彩罐属于釉上彩,就是在素器釉面上彩绘,然后低温烧烤而成。”林国聪说,“这就不像青花瓷,因为有高温油的保护,即便受海水冲刷、泥沙打磨,色泽依然鲜亮。”林国聪透露,现在他们发现的五彩罐是套罐,有5个,形制相同,大小不一。这些套罐是实用器。

  遗憾的是,昨日央视直播因时间紧迫,未能见证梅园石的起吊过程。市民通过宁波电视台,可看到已出水的梅园石。一个红色的提取筐内,装上了4块梅园石。每块梅园石,大概长80厘米,宽60厘米,重达25公斤。

  考古队员给文物做病害评估

  出水的文物,需要做病害评估。考古队员中就有文物“医生”。

  出水文物保护组组长金涛说,不同的文物,病害是不一样的。比如,瓷器的病害主要是微生物、沉积物的附着。通俗地讲,就是器体上粘有贝壳、珊瑚等杂质。

  央视的第一场直播中,就有一个穿白大褂的水下考古队员,正拿着小镊子、小锤子,耐心细致地清理瓷器表面的附着物。对于出水文物的保护,目前最简便可行的还是用不断降低含盐量的方式进行置换。“就是不断降低浸泡文物的水的含盐量。”水下考古队员王光远表示,这样一个脱盐过程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根据今年发掘工作的情况,对文物和船体的保护,制定一个具体的方案。”王光远透露说。

  相关新闻

  水下考古又有新发现

  宁波是“小白礁I号”的始发港

  在“小白礁I号”水下考古的工作平台上,放着两个硕大的浸泡池。当然,它是为梅园石量身定做的。这些梅园石切割整齐,而且规格差不多,显然是加工过的。林国聪说,梅园石除了做建筑地坪、建筑贴彩外,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雕刻材料。在林国聪看来,沉船中的梅园石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它可以证实宁波是‘小白礁I号’的始发港。”

  “梅园石是宁波的特产,而且装在船体最底部。也就是说,在装其他货物之前,必须先装下梅园石。”林国聪表示,“而且从遗址来看,这艘船应该是往外海方向走的,是把货物往外运输的。”

  “小白礁I号”是一艘“鸟船”

  “绿眉毛”是中国古代四大船型(广船、福船、浙船、沙船)之一的浙船的典型代表,因其船头像一只漂亮的鸟头,眼睛涂上绿颜色,像眉毛一样弯曲着而得名。“‘绿眉毛’是渔船,吨位小,只有100吨左右。”宁波大学历史系教授龚缨晏表示,“小白礁I号”却是一艘中等规模的运输船,“从龙骨和肋骨的长度判断,估计载重量达到了两三百吨。”

  而据从事宁波古船研究与仿制的象山杨氏古船坊负责人杨雪峰判断,“小白礁I号”应该是明清时期,浙东沿海较为常见的运输船,也就是俗称的“鸟船”,“宁波地区运输船以鸟船为主,一般长度为30米左右,宽度为6米左右。”

  在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林士民看来,“尽管鸟船其貌不扬,但它是浙东沿海一带特有的。它最大的特点是,既适合南洋的航行,也适合在北边海域行走。”

  宁波晚报记者 梅薇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水下考古又有新发现 宁波是"小白礁I号"始发港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6-27 09:18:32

  昨日打捞出水的五彩罐盖。

  昨日从小白礁海域吊装出水的4块梅园石。周建平 摄

  海底淘宝·聚焦“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发掘  

  “小白礁I号”沉船像极了一个害羞的姑娘,这几天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昨天上午,中央电视台第二场大型水下直播,终于掀起了它的盖头,让亿万观众看清了这条在水下“安睡”了160多年之久的沉船的真容。

  沉船底部保存完好

  昨天的水下能见度,显然要比前两天好得多。于是,央视45分钟的直播,水底下的沉船唱起了“主角”,大部分镜头都是在水下完成的。其实经过海水长时间的冲刷和侵蚀,船体已是支离破碎。但在略显混浊的海水中,依然能清晰地看到被泥沙覆盖着的船底的基本构架。沉船底部保存完好得归功于船上成摞排列的梅园石。

  “梅园石起到了一个镇压的作用,让船体免受潮水冲刷。”水下考古队长林国聪解释说。之后,镜头又清晰地捕捉到了3只青花大碗和一个五彩罐零星地散落在沉船肋骨旁边。其中一只青花大碗里,一条小鱼悠然地游过。3只青花碗,其中一只碗底篆有“嘉庆年制”字样。

  昨天共有8件文物出水

  林国聪曾多次目睹文物的出水过程,但是他坦言,“文物的每一次出水,我都特别激动。”昨天,共有8件文物出水,其中青花碗3件,五彩罐盖1件,梅园石4件。

  央视的镜头里,一个出水的五彩罐和五彩罐盖被摆放在桌上。细看之下,这个五彩罐几乎只剩下了一种颜色———绿色。“五彩罐属于釉上彩,就是在素器釉面上彩绘,然后低温烧烤而成。”林国聪说,“这就不像青花瓷,因为有高温油的保护,即便受海水冲刷、泥沙打磨,色泽依然鲜亮。”林国聪透露,现在他们发现的五彩罐是套罐,有5个,形制相同,大小不一。这些套罐是实用器。

  遗憾的是,昨日央视直播因时间紧迫,未能见证梅园石的起吊过程。市民通过宁波电视台,可看到已出水的梅园石。一个红色的提取筐内,装上了4块梅园石。每块梅园石,大概长80厘米,宽60厘米,重达25公斤。

  考古队员给文物做病害评估

  出水的文物,需要做病害评估。考古队员中就有文物“医生”。

  出水文物保护组组长金涛说,不同的文物,病害是不一样的。比如,瓷器的病害主要是微生物、沉积物的附着。通俗地讲,就是器体上粘有贝壳、珊瑚等杂质。

  央视的第一场直播中,就有一个穿白大褂的水下考古队员,正拿着小镊子、小锤子,耐心细致地清理瓷器表面的附着物。对于出水文物的保护,目前最简便可行的还是用不断降低含盐量的方式进行置换。“就是不断降低浸泡文物的水的含盐量。”水下考古队员王光远表示,这样一个脱盐过程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根据今年发掘工作的情况,对文物和船体的保护,制定一个具体的方案。”王光远透露说。

  相关新闻

  水下考古又有新发现

  宁波是“小白礁I号”的始发港

  在“小白礁I号”水下考古的工作平台上,放着两个硕大的浸泡池。当然,它是为梅园石量身定做的。这些梅园石切割整齐,而且规格差不多,显然是加工过的。林国聪说,梅园石除了做建筑地坪、建筑贴彩外,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雕刻材料。在林国聪看来,沉船中的梅园石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它可以证实宁波是‘小白礁I号’的始发港。”

  “梅园石是宁波的特产,而且装在船体最底部。也就是说,在装其他货物之前,必须先装下梅园石。”林国聪表示,“而且从遗址来看,这艘船应该是往外海方向走的,是把货物往外运输的。”

  “小白礁I号”是一艘“鸟船”

  “绿眉毛”是中国古代四大船型(广船、福船、浙船、沙船)之一的浙船的典型代表,因其船头像一只漂亮的鸟头,眼睛涂上绿颜色,像眉毛一样弯曲着而得名。“‘绿眉毛’是渔船,吨位小,只有100吨左右。”宁波大学历史系教授龚缨晏表示,“小白礁I号”却是一艘中等规模的运输船,“从龙骨和肋骨的长度判断,估计载重量达到了两三百吨。”

  而据从事宁波古船研究与仿制的象山杨氏古船坊负责人杨雪峰判断,“小白礁I号”应该是明清时期,浙东沿海较为常见的运输船,也就是俗称的“鸟船”,“宁波地区运输船以鸟船为主,一般长度为30米左右,宽度为6米左右。”

  在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林士民看来,“尽管鸟船其貌不扬,但它是浙东沿海一带特有的。它最大的特点是,既适合南洋的航行,也适合在北边海域行走。”

  宁波晚报记者 梅薇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