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原因为触礁 央视结束直播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6-28 10:31:32报料热线:81850000

  关注“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发掘

  中国宁波网讯 昨日上午9时,央视再次直播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在近90分钟的时间里,观众随着水下考古队员漫游了沉船,目睹梅园石出水,听专家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明确小白礁Ⅰ号沉船原因为触礁。

  自23日下午央视对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发掘进行15分钟预播后,24日、26日、27日又通过新闻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直播三场,累计直播时间超过4个小时,至此央视对小白礁Ⅰ号的全部直播活动也于昨日顺利结束。 

  沉船原因:触礁

  小白礁Ⅰ号沉船南端距离小白礁最近处只有2米。昨天,考古队员从南端下水,发现船体中部的船板因断裂而参差不齐。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曙光认为,这基本可断定:160年前,小白礁Ⅰ号触礁沉没。  

  渔山列岛位于石浦镇东南约26海里洋面上,小白礁正处于渔山列岛的中心———北渔山。刘曙光认为,北渔山海况复杂,发生沉船事故的概率比较高,清政府为此在岛上设立灯塔。小白礁Ⅰ号沉船的位置说明它从宁波港或象山港出发,航行没多久就遭沉没。相比较南海一号和南澳一号等沉船,小白礁Ⅰ号是航行距离最短的沉船。

  在探究小白礁Ⅰ号触礁的原因时,风浪、大雾、操作不当、船体年久失修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猜想。真正的原因到底是哪一个,刘曙光认为现在还不能下定论,要待发现更多的细节和实物。

  刘曙光认为,综合几天的电视直播,对于小白礁Ⅰ号能确定的除了触礁沉没外,通过考古发掘还可以得出几点定论:根据船体、龙骨、肋骨等的发现以及沉船位置看,这是一艘尖(圆)底的海船,具有远航能力,但是目的地还不清楚。船上装载宁波特产梅园石,说明始发港在宁波。运载了大批青花瓷,说明这是一艘商贸运输船。 

  水下漫游:穿越160年时光

  昨天,无人航拍机展翅上天,观众通过实时传来的画面看到了湛蓝的海水,风光迷人的小白礁以及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平台上忙碌的人群。  

  而在直播中,考古队员从沉船南端下水一路往北,再从北端返回,带领观众穿梭160年的时光隧道,漫游了这艘海下24米深的清道光年间沉船。  

  昨天的水下能见度是直播以来最好的一天,通过电视画面,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船体。断裂的龙骨、肋骨、保存良好的船底板、船板上的钉孔、成列的梅园石、立柱等一一可见,并在探方里再次发现了青花瓷器。同时,观众发现船上的文物并不多。据考古队长林国聪介绍,因为小白礁Ⅰ号的船载文物发掘已近尾声,这些天除了梅园石出水,水下工作已至清理船底底板,大批文物已于前期出水。

  水下考古队员昨天还发现一个疑似桅座,考古队长林国聪认为,这是确定小白礁Ⅰ号是否为帆船的物证,有待造船专家鉴定。 

  集中展示:百余件珍贵文物

  小白礁Ⅰ号共出水文物500多件,多数器型规整、纹样精美、品相良好,具有较高的文物、科研和展示价值。昨天的水上工作平台上拉起了警戒线,有代表性的100来件文物集中展示给观众。考古文物收集箱中,有浸泡在水里的几块火烧痕迹明显、碳化程度较高的焦炭,还有一小块在沉船中部发现的船体,有加工过的痕迹,上面有明显的钉孔,还发现涂料或者类似粘合剂的物品附着在上面。  

  因为前期采集出水的文物以成摞的青花瓷为多,昨天展示的文物大部分也是青花瓷,有底部为道光款的碗,高足盘,掉了把的灯盏,嘉庆款碗盖等。两个套在一起的五彩罐以及配套的五个罐盖一字排开,酱釉壶、顶部明显可以看到“花朵”状的锡器、类似陀螺的铜构件等在海风中展示属于自己的风采。林国聪认为,除了看文物本身价值、工艺精美程度,最主要的是看它承载的历史信息,“文物有残缺之美,主要的是挖掘背后的信息。”

  沉船未来:入住港口博物馆

  按照计划,“小白礁Ⅰ号”明年将实施古船船体发掘。发掘工作完成后,还将向国家申报古船船体科技保护与复原项目,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北仑),也就是中国·宁波港口博物馆内开展修复并展示。刘曙光认为,复原后的沉船将是博物馆很好的展品。

  据了解,计划明年发掘出水的船体每个部位构件将逐一编号并复原,相当于迁址再建。海上天气潮湿,霉菌很容易滋生,木板出水后需要立即采取防霉、保水、避光、阴凉处存放等保护性措施。而且木板已经在水下100多年,发掘出水时不仅分量很重,强度还会比较弱,因此将采用特制的筐转载后提取出水。

  链接

  特制梅园石起吊平台

  昨天,观众通过直播再次看到梅园石出水。据林国聪介绍,因为重量大的文物出水不多见,考古队为起吊梅园石特制了浮动平台,专门加工定做而成,平台中间挖了孔,方便起吊篮筐装着梅园石出水。起吊平台配置了吊力800公斤的电葫芦,“起吊的梅园石每块重约60至75公斤,一次出水四至五块,这样比较安全。”同时,提取梅园石的时候要保证水下无人,昨天考古队员全部出水上了平台之后,装着梅园石的黄色篮筐才缓缓出水。

  “小白礁Ⅰ号”最新工作简报

  截至6月27日,“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工作队共派员潜水工作251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12000分钟,基本完成了“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遗址南部和中部约140平方米范围的揭露清理。发掘过程中共出水各类文物标本65件,其中青花瓷30件、五彩器5件、陶缸2件、酱釉陶盖1件、紫砂壶1件、铜构件1件、“康熙通宝”铜钱1枚、石板材24块,并同步完成了出水文物标本的编号、登记等建档工作与清洗、脱盐等现场文物保护措施。加上在2008年和2009年的调查中已出水各类文物标本489件,“小白礁Ⅰ号”累计出水文物554件。

  下一步,考古队员将进一步清理沉船遗址的西侧堆积,完成船载文物的发掘出水;开展沉船残骸最上层船体结构的三维测绘、摄影、摄像等工作,采集船体的结构形式、规模尺寸、木料用材、船板层数、腐朽程度等基本资料,水下摄影摄像、测量绘图、检测样品采集和现场文物保护贯穿于整个发掘过程,并实施船体表面回填保护。

  宁波日报记者陈青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原因为触礁 央视结束直播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6-28 10:31:32

  关注“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发掘

  中国宁波网讯 昨日上午9时,央视再次直播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在近90分钟的时间里,观众随着水下考古队员漫游了沉船,目睹梅园石出水,听专家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明确小白礁Ⅰ号沉船原因为触礁。

  自23日下午央视对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发掘进行15分钟预播后,24日、26日、27日又通过新闻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直播三场,累计直播时间超过4个小时,至此央视对小白礁Ⅰ号的全部直播活动也于昨日顺利结束。 

  沉船原因:触礁

  小白礁Ⅰ号沉船南端距离小白礁最近处只有2米。昨天,考古队员从南端下水,发现船体中部的船板因断裂而参差不齐。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曙光认为,这基本可断定:160年前,小白礁Ⅰ号触礁沉没。  

  渔山列岛位于石浦镇东南约26海里洋面上,小白礁正处于渔山列岛的中心———北渔山。刘曙光认为,北渔山海况复杂,发生沉船事故的概率比较高,清政府为此在岛上设立灯塔。小白礁Ⅰ号沉船的位置说明它从宁波港或象山港出发,航行没多久就遭沉没。相比较南海一号和南澳一号等沉船,小白礁Ⅰ号是航行距离最短的沉船。

  在探究小白礁Ⅰ号触礁的原因时,风浪、大雾、操作不当、船体年久失修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猜想。真正的原因到底是哪一个,刘曙光认为现在还不能下定论,要待发现更多的细节和实物。

  刘曙光认为,综合几天的电视直播,对于小白礁Ⅰ号能确定的除了触礁沉没外,通过考古发掘还可以得出几点定论:根据船体、龙骨、肋骨等的发现以及沉船位置看,这是一艘尖(圆)底的海船,具有远航能力,但是目的地还不清楚。船上装载宁波特产梅园石,说明始发港在宁波。运载了大批青花瓷,说明这是一艘商贸运输船。 

  水下漫游:穿越160年时光

  昨天,无人航拍机展翅上天,观众通过实时传来的画面看到了湛蓝的海水,风光迷人的小白礁以及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平台上忙碌的人群。  

  而在直播中,考古队员从沉船南端下水一路往北,再从北端返回,带领观众穿梭160年的时光隧道,漫游了这艘海下24米深的清道光年间沉船。  

  昨天的水下能见度是直播以来最好的一天,通过电视画面,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船体。断裂的龙骨、肋骨、保存良好的船底板、船板上的钉孔、成列的梅园石、立柱等一一可见,并在探方里再次发现了青花瓷器。同时,观众发现船上的文物并不多。据考古队长林国聪介绍,因为小白礁Ⅰ号的船载文物发掘已近尾声,这些天除了梅园石出水,水下工作已至清理船底底板,大批文物已于前期出水。

  水下考古队员昨天还发现一个疑似桅座,考古队长林国聪认为,这是确定小白礁Ⅰ号是否为帆船的物证,有待造船专家鉴定。 

  集中展示:百余件珍贵文物

  小白礁Ⅰ号共出水文物500多件,多数器型规整、纹样精美、品相良好,具有较高的文物、科研和展示价值。昨天的水上工作平台上拉起了警戒线,有代表性的100来件文物集中展示给观众。考古文物收集箱中,有浸泡在水里的几块火烧痕迹明显、碳化程度较高的焦炭,还有一小块在沉船中部发现的船体,有加工过的痕迹,上面有明显的钉孔,还发现涂料或者类似粘合剂的物品附着在上面。  

  因为前期采集出水的文物以成摞的青花瓷为多,昨天展示的文物大部分也是青花瓷,有底部为道光款的碗,高足盘,掉了把的灯盏,嘉庆款碗盖等。两个套在一起的五彩罐以及配套的五个罐盖一字排开,酱釉壶、顶部明显可以看到“花朵”状的锡器、类似陀螺的铜构件等在海风中展示属于自己的风采。林国聪认为,除了看文物本身价值、工艺精美程度,最主要的是看它承载的历史信息,“文物有残缺之美,主要的是挖掘背后的信息。”

  沉船未来:入住港口博物馆

  按照计划,“小白礁Ⅰ号”明年将实施古船船体发掘。发掘工作完成后,还将向国家申报古船船体科技保护与复原项目,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北仑),也就是中国·宁波港口博物馆内开展修复并展示。刘曙光认为,复原后的沉船将是博物馆很好的展品。

  据了解,计划明年发掘出水的船体每个部位构件将逐一编号并复原,相当于迁址再建。海上天气潮湿,霉菌很容易滋生,木板出水后需要立即采取防霉、保水、避光、阴凉处存放等保护性措施。而且木板已经在水下100多年,发掘出水时不仅分量很重,强度还会比较弱,因此将采用特制的筐转载后提取出水。

  链接

  特制梅园石起吊平台

  昨天,观众通过直播再次看到梅园石出水。据林国聪介绍,因为重量大的文物出水不多见,考古队为起吊梅园石特制了浮动平台,专门加工定做而成,平台中间挖了孔,方便起吊篮筐装着梅园石出水。起吊平台配置了吊力800公斤的电葫芦,“起吊的梅园石每块重约60至75公斤,一次出水四至五块,这样比较安全。”同时,提取梅园石的时候要保证水下无人,昨天考古队员全部出水上了平台之后,装着梅园石的黄色篮筐才缓缓出水。

  “小白礁Ⅰ号”最新工作简报

  截至6月27日,“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工作队共派员潜水工作251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12000分钟,基本完成了“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遗址南部和中部约140平方米范围的揭露清理。发掘过程中共出水各类文物标本65件,其中青花瓷30件、五彩器5件、陶缸2件、酱釉陶盖1件、紫砂壶1件、铜构件1件、“康熙通宝”铜钱1枚、石板材24块,并同步完成了出水文物标本的编号、登记等建档工作与清洗、脱盐等现场文物保护措施。加上在2008年和2009年的调查中已出水各类文物标本489件,“小白礁Ⅰ号”累计出水文物554件。

  下一步,考古队员将进一步清理沉船遗址的西侧堆积,完成船载文物的发掘出水;开展沉船残骸最上层船体结构的三维测绘、摄影、摄像等工作,采集船体的结构形式、规模尺寸、木料用材、船板层数、腐朽程度等基本资料,水下摄影摄像、测量绘图、检测样品采集和现场文物保护贯穿于整个发掘过程,并实施船体表面回填保护。

  宁波日报记者陈青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