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上新屋村的和美之道—从“两创”迈向“两富”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2012-08-14 11:42:52

  浙江日报讯 从华灯初上的余姚市区出发往西北方向,约莫半个多小时车程就到了泗门镇。再折往东开,不久就看到上新屋村的指示牌。

  这是农村的一个普通夏夜,安静得仿佛大家都已入睡,可再往村子中央走一段,就有了明亮的灯光、欢快的音乐以及此起彼伏的欢笑声……

  原来热闹都在这里:宽阔的村文化广场上,年轻人和着时兴的音乐摇摆身体,老人们手摇蒲扇聊天,眼睛一刻不离在身边欢跑的孩子。

  这是一个有着耀眼经济成绩的村庄,这些年工业化的迅猛推进,让生活在这片方圆不过1平方公里土地上的500余名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了3万元大关。

  这也是一个乡风淳朴和谐的村庄,超出本地人口3倍多的外来人口,在为第二故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幸福地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与当地人和谐相处。

  就是在这里,民风朴实,生活安康,村民在安居乐业中营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40多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功奥秘何在?近一个月来,记者先后3次来到上新屋村采访,我们不妨顺着上新屋人的脚步,一道寻觅他们精心谋划的“三笔账”。

  一个信念,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先富带后富,村民的钱袋子鼓了

  村民杨菊贞结婚30年了,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爱听老伴的,唯独存折得由她保管。这几年,家里翻修楼房,儿子添置小汽车,都是她去银行取的钱。

  麻烦吗?一点也不!

  “和刚结婚那会比,日子实在是好过多了!”从抽屉最底下取出存折本,杨菊贞爬满皱纹的脸笑成一朵花。

  杨菊贞一家是上新屋村的缩影。他们生活的变化,从一个现在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模具开始。

  中心横路12号,眼前这幢宽敞气派、三层楼高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在20年前还只是两间低矮老旧的平房。杨伟江和杨海江师徒两人在这里琢磨了一个多月,终于用自己打造的模具研发出了全村第一把剃须刀。

  第一年,他们生产了10万把剃须刀,产值突破70万元。3年之后,这个数字涨了100倍,产值猛增到8000万元……原本一门心思赚钱的杨伟江开始有了新的念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杨伟江告诉记者,“那时我老在想,如何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

  念头很快成了行动。在他的带领下,不少农民洗脚上岸,兴办企业。

  可创业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村民办厂资金不够,杨伟江二话没说把自己投入生产的钱拿出来;好几家剃须刀厂碰到蓄电池寿命短的难题,他买来设备,研究剖析,并把攻克难题的秘诀传授给村民。村民周炳祥搞运输没有仓库存放货物,他愣是把自己的厂房腾出来,一分钱不收。

  2004年,杨伟江高票当选村支书。一心忙于村务,他自家企业却在头两年连亏800万元。可他说:“人不能只为钱活着,要么集中精力当村干部,要么把厂办好。沽名钓誉的事我做不来!”

  现在,全村三分之二的农家办起了电器厂,大大小小有了80多位企业经营者,没有办厂的农民也到企业上班或从事来料加工。去年,上新屋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66亿元,人均年收入32598元。

  姚忠华是村里年纪最小的企业经营者。1981年出生的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注册成立琉馨电器厂,“这几年,多亏了村里党员给我的帮助。”

  从确定生产什么,到注册公司,再到后期的添置设备、拓展销售渠道,“零经验”的姚忠华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村干部学习。去年,他的厂子年产值达400万元。

  有人感叹,杨伟江等村干部带动了一批能人;村党支部发展了一支党员先锋队。在上新屋村,骨干企业的经营者全部是党员,带领村民致富成为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夜晚的上新屋村依然无眠。从街口往巷子深处走去,隐约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