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村里的企业家都会自发捐款,所有的钱存在镇里的爱心账户上,哪家遇到困难,爱心款总会及时送上。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能帮就帮呗。”
每年,村里一些企业总会主动捐出8万元,为所有村民保上一年的医疗保险。这一爱心接力棒一传就是6年。
村民杨伟峰跟记者说了一个故事,耐人寻味。中心横路原本只是一条仅容一辆拖拉机通过的乡间小道。村里决心将其拓宽成6米的康庄大道,可这需要道路两边的村民从自家的道地垟里拿出3米宽的地给村里修路。
当时有几位村民想不通。这时,家住中心横路的3名老党员站出来,“我愿意拿出道地垟!”随后,村干部的亲戚也站出来:“我没意见!”那几位闹情绪的村民看在眼里,脸也红了。最终,道路拓宽涉及的24户村民全部把自家的道地垟退出3米宽。
一片真心,带来全村和谐稳定:外来人口是“土著”3倍,多年来实现零上访零纠纷,本地人与外来民工共建温馨大家庭
江西人黄春英今年27岁,过去的整整10年,她都在上新屋村度过,“开始来这里打工,就觉得这里的人不错。后来认识了土生土长在上新屋村的男朋友,我对自己说,这里的人都踏实肯干、乐意助人,嫁在这里不会错!”
工作、恋爱,直至结婚生子,人生的一个个重要时刻,将黄春英与这个原本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村庄紧紧相连。
现在黄春英仍在村里的企业上班,能说一口地道的余姚方言,甚至做菜的时候,海鲜已经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像黄春英这样最终在异乡安家落户的,在上新屋村并不少见。
38岁的赵俊芝是山东菏泽人,嫁了本地老公以后,她还陆陆续续鼓动好几个亲戚朋友来这边打工:“这里的人好,不会排斥我们外乡人,心里挺踏实!”赵俊芝说。
今年过完年,云南人锁沛英又熟门熟路地回到“华菱电器”。6年前,在这里工作了两年的她回家生养孩子,决定重新出来打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东家,“我试着给老板娘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她还记得我,一个劲地和我说‘尽管回来好啦’。”锁沛英之前在包装车间,这次回来,她主动要求到比较辛苦的注塑车间,平日里工作量大不说,赶工期的时候还需三班倒,可她心甘情愿。“公司给我们的待遇不错,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我多做一些也应该!”
外来人口流动大、管理难的问题,在上新屋村并不存在,村民和民工兄弟之间多年来亲如一家和谐相处,交出零上访、零纠纷的答卷。上新屋村大大小小的企业主,也许还没有太多“企业文化”的概念,可在他们心目中,外来民工早就成为自己利益与事业的共同体,“自己好不算好,让所有人都觉得好才是真正好!”
在华菱电器,企业经营者杨海江总会张罗着给员工过生日,经常组织员工外出旅游,捐钱给家里有困难的人,甚至还摸清公司里40多名少数民族员工的习性爱好,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只有懂得他们,外来的民工才能更好地融入。”
温暖,正是全村1500多名外来务工者最贴心的感受。
38岁的福建人陆声浓在奥城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了15年,从一名普通员工一步步成长为质检科经理。“公司并不因为我是外乡人就不给我机会,我的每一个进步,他都比我还高兴!”现在,陆声浓和同在一个公司上班的老婆住在企业提供的夫妻房里,两个月前,女儿也在这里出生,接下去,还将和本村的孩子们一起上幼儿园、上小学。
陆声浓对记者说:“公司里比我来得早、干得久的大有人在,我们都不舍得走,因为这里生活和工作环境好。”
山东姑娘肖红云就是跟着自己的姐姐来到上新屋的。“姐姐在很多地方打过工,回去以后说就数这里最好,我就跟着她来了。”刚来的第一个星期就是端午节,公司发了粽子和鸭蛋给每个员工,让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
与外来民工兄弟和谐相处并不只是企业的事,在上新屋村,几乎人人都有外来民工朋友,平等自在的交流,以心换心的真诚,让整个村子其乐融融。
村妇女主任杨菊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有一位贵州籍职工发生意外突然死亡,远在家乡的亲属气势汹汹而来,要为他讨个说法。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下了火车,他们最先碰到的,不但有村干部,更有不少从贵州来这里打工的老乡。“最后双方协调得非常顺利,临走的时候,他们不停地和我们说,我们老乡都自发来帮你们协调,你们平时一定待他们很好,有这样的第二故乡,我们感谢你们!”
至诚至情乃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