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在丹山赤水》的导演龙俊杰现身甬城。记者 胡龙召 摄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记者从宁波大剧院获悉,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烈士新四军浙东纵队警卫大队教导员成君宜和新四军战士徐志远两人真实的红色爱情故事,改编而成的话剧《我在丹山赤水》即将于本周日晚在宁波大剧院首演。
故事原型如今合葬在桃花岭
《我在丹山赤水》讲述了一段动人的战地爱情,而更令人感慨的是,它取材于宁波革命老区四明山革命烈士成君宜、徐志远的真实爱情故事。
1938年秋,徐志远的中学同学成君宜毅然辍学,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为了掩护成君宜完成任务,徐志远常常与他打扮成一对衣着时髦的情侣。两人逐渐由同学成为一对恋人。1942年,成君宜进四明山担任了新四军浙东纵队警卫大队教导员。成君宜带信告诉徐志远,四明山根据地战斗激烈,伤员很多,医务人员奇缺,盼望徐志远的到来。但当徐志远来到四明山,成君宜却已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3岁。1987年春天,徐志远终于回到了阔别40多年的四明山,找到了成君宜烈士的土坟,并许下百年之后与君宜合葬的愿望。如今,在余姚桃花岭成君宜烈士墓的附近,埋葬的是徐志远的一捧骨灰。
“这是一首战火纷飞中的青春恋曲”
“战争、爱情和命运,这是《我在丹山赤水》的关键词。”昨天下午,该剧导演,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龙俊杰告诉记者。
作为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主旋律剧,龙俊杰却一再强调,“它绝不是人们以往印象中教条化、枯燥的主旋律剧,而是围绕一个‘情’字做文章。”
为了增加戏剧冲突,剧中还增添了几位人物,譬如女主角徐宜媛的未婚夫方维超。“在排练时,不少学生曾问我,徐宜媛为什么会放弃方维超,我想剧中的一场戏能回答这个问题。剧中,面对日本兵的侵略,方维超劝说徐宜媛不要多管‘闲事’,安稳过日子就好。而这也是导致徐宜媛离开方维超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徐宜媛看来,在民族危亡深刻,谁都不应该独善其身。”龙俊杰解释道。
据悉,《我在丹山赤水》的主演大多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学生。对学生们的表现,龙俊杰信心满满,“相比剧团的老演员,学生在表演经验上尚有欠缺,但他们演戏有热情,朝气蓬勃。加上剧中人物与学生们的年龄相仿,更为他们的表演增添了贴近性。”(宁波晚报 记者 张磊杰 通讯员 沈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