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数人已经从梦梦以及她的家人身上感受到了巨大力量,是否能捐献已不再重要。”在梦梦生命燃烧的尽头,志愿者们依然守护在她的身边。昨天下午2点多,北仑新碶街道“红领之家”的志愿者们再次来到梦梦的家中,和梦梦父母一道,整理生活物品,为梦梦准备离开时穿的衣服。和亲人一样,他们强忍着悲痛,却一丝不苟地为梦梦准备着后事。
在整理过程中,梦梦的母亲再次失声痛哭,志愿者王伟红与其相拥而泣。“梦梦那么坚强,我们都不哭。”听了王伟红的话,梦梦的母亲也抹掉了满脸的眼泪。
器官捐献志愿者带给人们的勇气难以估量
昨天上午,市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2010年8月浙江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宁波和杭州、温州一起被确定为全省首批试点城市。当年12月,我市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我国每年都有上百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能够进行移植的手术仅有万例,器官短缺情况极为突出。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秉承的是“资源无偿、家属知情同意、死后专家评估”的三大原则。“从某种程度而言,器官捐献的条件是非常高的。”市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能够申请递交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就是一种义举,无论最终是否捐献成功,他们都是值得全社会尊敬的人。像18岁河南姑娘张梦梦那样,尽管最终评估结果为全身器官都不适合捐献,但她和她的家人同样为器官捐献工作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人们对器官捐献的看法不可能一朝就得以改变,但是志愿者们的先进事迹带给人们的勇气是难以估量的。”工作人员说,经过这两年的试点工作,人体器官捐献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和理解,而对捐献志愿者的高度肯定已经折射出整个社会对器官捐献工作的大力倡导。 宁波晚报 记者徐叶通讯员陈红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