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土话初学》影印本。
镇海新闻网讯(记者王莞乔 通讯员鲁晓波)日前,区档案局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征集来的宁波方言文献资料。其中,《宁波土话初学》影印本引起记者注意。据著名语言学家游汝杰在《〈圣经〉方言译本考述》所述,《宁波土话初学》最早于1857年出版,区档案局征集到的版本是1896年上海美华书馆再版本。该书只有15页,出版时间在第一本圣经汉语方言罗马字拼音译本——宁波话《路加福音》(1852年)之后,但是唯有它列明当时宁波方言音节的具体组合方式,是直接反映开埠时期宁波城区音系的最早资料。
《宁波土话初学》影印本作为最早的宁波话罗马字拼音教学文献,由我区方言研究者徐春伟从上海大学文学院获得。据徐春伟介绍,该书作者蓝亨利(又译亨利·兰金,Henry Van Vleck Rankin),是美国北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A. (North))驻甬传教士,是宁波话拼音设计者、京师大学堂首任校长丁韪良的同事与好友。
宁波作为港口城市,在近代受西风浸淫较早,传教士活动对宁波的教育、出版、医疗、慈善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1850年,丁韪良来甬之后,为向不识字的穷人传教,通过半年时间学会宁波话,并为其设计罗马字拼音方案。这个方案也被其他传教士和外国来甬工作者一直沿用。
“从学术上来说,传教士出于传教需要才会想到将罗马字拼音用于注释白话口语,这为汉语拼音教学提供了参考,对近现代中国汉字改革运动有较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徐春伟说。
区档案局负责人表示,对历代宁波方言文献资料的征集,和正在开展的方言语音录档工作,将形成明清至当代宁波(镇海)方言语音资料的档案资料库,不但丰富我区档案馆藏内容,也能够为语言工作者及后人了解宁波方言历史提供文献资料。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