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镇海
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妹妹——外来娃年幼却懂事
稿源: 镇海新闻网   2012-09-07 13:16:21报料热线:81850000

  时值9月,又到了学校开学的日子。逐年增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让庄市不少学校的校园里充斥着天南地北的方言。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到来给学校管理、老师教学带来了新课题。“在庄市要找一所完全没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目前已经找不出来了。”一位学校教务处负责人告诉笔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安排是根据学校学位空额分配的,并不专门指定某一所学校接受,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庄市的中小学“遍地开花”。

  家长担心孩子会自卑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增加,随之带来了城乡家长间的一些矛盾冲突。在华通公司工作的王女士说:“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在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学校读书,小男孩的同桌就是一名外来娃,上学没几天就跟同桌学会操着江西腔说粗话了。不是我们歧视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镇海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外来孩子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肯定会影响到本地孩子。”

  不仅本地孩子的家长有顾虑,从安徽来镇海打工的徐兰花也有顾虑,她和丈夫在光明村工作,去年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夫妻俩把一直在家里由老人照顾的儿子带到了镇海。“当初商量要不要把孩子带来镇海的时候,我们也纠结了很长时间,拿不准主意。”徐兰花说,镇海的学校比老家的学校好,“但我们也担心,与镇海本地孩子一起上学,我们的孩子会自卑。”徐兰花说,本地的小孩又会弹琴、又会表演,“我的孩子啥都不会,在家里由老人照顾着,根本没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对于徐兰花的担心,笔者很有感触。有一次笔者到镇海本地孩子较多的学校里走访,面对相机镜头,孩子们会抢着上,希望自己的笑容被镜头捕捉到。而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学校走访,看到笔者拿起相机,孩子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往后退,即使被老师拉到镜头前,神情也是极不自然的。

  笔者了解到,心理上的自卑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后面临的第一道坎,由于家庭经济及身份等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于镇海还是普遍缺乏心理上的认同和亲近感。他们和本地的孩子有一定的距离,很少去同学家里玩,在学校里所交的朋友也大多是自己的老乡或者家境类似的同学。

  外来孩子大多是“励志娃”

  “我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到来虽然挤占了一小部分本地孩子的教育资源,但反过来倒也促进了本地孩子的健康成长。”庄市一所学校教务处的马老师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到来称之为“鲶鱼效应”,因为这些孩子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付出的劳动都值得镇海本地孩子学习。在她看来,与本地孩子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点儿都不差,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本地孩子还要优秀。

  “本地孩子的家长也曾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过抱怨。”马老师说,在一次家长会上,她给家长们讲了学校四年级学生小魏的故事。小魏的父母都在庄市农贸市场卖菜,每天早晨3点半夫妻俩就去批发市场进货,8岁的小魏每天5点半起床给妹妹冲奶粉、洗脸,把妹妹送到托儿所后,再回家背上书包上学,大部分时间她自己都来不及吃早饭。“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几年如一日。”马老师说,年仅8岁的孩子就承担起繁琐家务、照顾妹妹的责任,那真是不容易。

  学校免费教才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卫生意识不强、英语水平起点低、普通话说不好的情况确实存在,马老师说,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的学校也都意识到了这个情况,学校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

  如学校给孩子们提供肥皂、消毒液等用品,从学生进校门那天起就教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在手足口病流行的时候,有学校因此停课,但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孩子感染手足口病。”马老师说,有的学生家里没有条件洗澡,老师便通知家长领着孩子到附近的浴室洗澡。

  考虑到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没有过多精力,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让孩子学才艺,学校便通过社会爱心人士的赞助和支持,在校园里成立了诗朗诵社、书画社等,孩子们参加培训、比赛都不用掏一分钱,“现在诗朗诵社的几个外来娃普通话说得比我们本地孩子都要好!”马老师欣慰地说道。(通讯员陆小川)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妹妹——外来娃年幼却懂事

稿源: 镇海新闻网 2012-09-07 13:16:21

  时值9月,又到了学校开学的日子。逐年增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让庄市不少学校的校园里充斥着天南地北的方言。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到来给学校管理、老师教学带来了新课题。“在庄市要找一所完全没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目前已经找不出来了。”一位学校教务处负责人告诉笔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安排是根据学校学位空额分配的,并不专门指定某一所学校接受,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庄市的中小学“遍地开花”。

  家长担心孩子会自卑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增加,随之带来了城乡家长间的一些矛盾冲突。在华通公司工作的王女士说:“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在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学校读书,小男孩的同桌就是一名外来娃,上学没几天就跟同桌学会操着江西腔说粗话了。不是我们歧视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镇海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外来孩子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肯定会影响到本地孩子。”

  不仅本地孩子的家长有顾虑,从安徽来镇海打工的徐兰花也有顾虑,她和丈夫在光明村工作,去年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夫妻俩把一直在家里由老人照顾的儿子带到了镇海。“当初商量要不要把孩子带来镇海的时候,我们也纠结了很长时间,拿不准主意。”徐兰花说,镇海的学校比老家的学校好,“但我们也担心,与镇海本地孩子一起上学,我们的孩子会自卑。”徐兰花说,本地的小孩又会弹琴、又会表演,“我的孩子啥都不会,在家里由老人照顾着,根本没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对于徐兰花的担心,笔者很有感触。有一次笔者到镇海本地孩子较多的学校里走访,面对相机镜头,孩子们会抢着上,希望自己的笑容被镜头捕捉到。而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学校走访,看到笔者拿起相机,孩子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往后退,即使被老师拉到镜头前,神情也是极不自然的。

  笔者了解到,心理上的自卑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后面临的第一道坎,由于家庭经济及身份等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于镇海还是普遍缺乏心理上的认同和亲近感。他们和本地的孩子有一定的距离,很少去同学家里玩,在学校里所交的朋友也大多是自己的老乡或者家境类似的同学。

  外来孩子大多是“励志娃”

  “我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到来虽然挤占了一小部分本地孩子的教育资源,但反过来倒也促进了本地孩子的健康成长。”庄市一所学校教务处的马老师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到来称之为“鲶鱼效应”,因为这些孩子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付出的劳动都值得镇海本地孩子学习。在她看来,与本地孩子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点儿都不差,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本地孩子还要优秀。

  “本地孩子的家长也曾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过抱怨。”马老师说,在一次家长会上,她给家长们讲了学校四年级学生小魏的故事。小魏的父母都在庄市农贸市场卖菜,每天早晨3点半夫妻俩就去批发市场进货,8岁的小魏每天5点半起床给妹妹冲奶粉、洗脸,把妹妹送到托儿所后,再回家背上书包上学,大部分时间她自己都来不及吃早饭。“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几年如一日。”马老师说,年仅8岁的孩子就承担起繁琐家务、照顾妹妹的责任,那真是不容易。

  学校免费教才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卫生意识不强、英语水平起点低、普通话说不好的情况确实存在,马老师说,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的学校也都意识到了这个情况,学校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

  如学校给孩子们提供肥皂、消毒液等用品,从学生进校门那天起就教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在手足口病流行的时候,有学校因此停课,但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孩子感染手足口病。”马老师说,有的学生家里没有条件洗澡,老师便通知家长领着孩子到附近的浴室洗澡。

  考虑到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没有过多精力,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让孩子学才艺,学校便通过社会爱心人士的赞助和支持,在校园里成立了诗朗诵社、书画社等,孩子们参加培训、比赛都不用掏一分钱,“现在诗朗诵社的几个外来娃普通话说得比我们本地孩子都要好!”马老师欣慰地说道。(通讯员陆小川)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