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气”来自“底气”
本报评论员
葛民春可以说是台风“刮”出来的一位好支书。
这位好支书的最突出优点,就是“硬气”。凡是事关村里建设发展的事,他坚持原则,不和稀泥,敢于负责,不怕得罪人。湖头村是一个还不算富裕的大村。全村500余户人家1500多号人,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要村干部们去解决。而且,多数矛盾的发生,都与村民切身利益有关,解决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无论是拆迁、开发一类的大事,还是竖一根电线杆甚至上一个节育环这样的小事,其他村干部、镇干部在落实中遇到困难、阻力了,葛民春一出面,肯定能“摆平”。一位镇干部说,我当了20多年干部,这样硬气的村书记还是“第一次见”。所以,尽管年龄早已“超期”,但上级和村民们还是要求他继续“当家”。
葛民春的“硬气”,是因为他有“底气”。
在为村民谋利益时,他百折不挠。村干部手中没有多少权力,为了改变贫困现状,他四处奔波,打通各个环节,疏通各方关系,做通各家工作。村民家里遇到困难,向集体“借钱”他不干,可是自己掏腰包的事他经常干。这次抗击超强台风“海葵”,为了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70岁高龄的他,睡值班室椅子,吃方便面,两天三夜没好好合过眼,尽管全身直冒汗,累得躺在床上起不来,依然坚持通过电话指挥抗台,最后累得被送进了医院。
在涉及自家利益时,他近乎苛刻。葛民春从17岁起就做村里的管理工作,他秉持长期接受教育所形成的理念:当干部要为群众做事,不能为自己谋利。他家的经济来源,除了镇里发给的工资和妻子前几年买的保险每月共2000元外,再无其他收入。他抽的是10元钱一包的香烟,吃的是自己种的蔬菜,住房的档次在村里属于中等偏下。儿子想在工业园区投资办实业,被葛民春顶了回去:“只要我当一天村书记,你就别想拿到地!”侄子想竞标村里低山缓坡地开发,也被他劝阻。
当干部做事业,“硬气”很重要。但“硬气”只是外在表现,“底气”才是内在素质。是讲原则,还是讲圆滑,是认规矩,还是认关系,是重事业,还是重名利,是为人民,还是为自己,反映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人品。正因为葛民春几十年来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立得直,行得正,在村民中才有威望、有分量,工作中也才能坚持原则、敢于担当。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