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陈鸿 海曙区鼓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在市级、省、国家级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过各类文章近百篇,多次承接宁波市经济社会重点研究课题,一些作品曾多次获奖。
上世纪30年代初周邦头周氏修家谱的通知。
周邦头周氏宗谱
当年徽商用过的扇子,双面均有从歙县至临安经过的地名。
徽州歙县昌溪乡周邦头周氏宗祠
电视剧
《向东是大海》中的徽商
2012年3月,叙述宁波商帮为背景的电视剧《向东是大海》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主角“周汉良”不禁让人联想起“中国染料大王”周忠良(又名周宗良),周忠良是宁波钱庄发展史上响当当的领袖式人物,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徽商,其主要发家史与周汉良发展史相似。
周忠良的祖籍在徽州歙县昌溪周邦头,其爷爷行商落户于宁波,经营油漆生意,其父继承祖业在宁波继续经营油漆店,周忠良于1876年出生于宁波,1905年赴上海入德国谦信洋行任职,1910年被委任为上海谦信洋行的业务主持人,从德国进口的“狮马牌”颜料,统归周忠良独家经营,获推销的专利权,生意兴隆,名噪中外商界。1914年一战爆发,德国洋行撤回,全部存贷折赊归周忠良,由于当时市场颜料价格十倍数十倍地狂涨,周忠良遂成为沪上富豪。1924年,德商在沪成立德孚洋行,周忠良任洋行总买办,成为德国颜料在华的总推销人,销量陡增,分号多至200余个,资金达400万元,商界尊忠良为“颜料大王”。1930年独资开设周忠良记颜料号,另外,他还开办汉口既济水电公司、杭州电气公司、华南轮船公司,曾任浙江实业银行、中国垦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董事。
学术界普遍认为,以胡雪岩和乔致庸家族为代表的徽商、晋商衰落时,正是“宁波帮”、苏商、沪商崛起的开始,新商帮以现代经营理念将传统经营的徽商、晋商取而代之。我认为,与晋商彻底衰落的命运不同,徽商均是走出徽州,而融入江苏、浙江、上海等当地社会,徽商的第二代第三代早已融入当地。善于捕获商机的徽商,在这种社会大转型中成功地进行了新商业模式的探索,继续活跃于商界,虽不及明清时期经营盐业时的兴旺,但在钱庄、漆业、茶业等一系列行业仍独占鳌头,同时进入现代银行、轮船运输业、房地产、电力业等,仍保持了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
作为甬商和徽商融合为一体的典范,周忠良积淀了徽州深厚的历史人文精神,宁波这片土地又给予了他良好的成长空间,这是甬徽两地商贸人文交流融会、源远流长的见证。
甬上徽商茶漆业的
萌芽和发展
从南宋开始,江浙地区逐步发展为徽商的经商重地,苏杭宁扬等区域逐步集聚大量徽商,至明清进入鼎盛时期。相比较而言,在宁波的徽商起步较晚,宋元明三代,宁波一地尚未纳入徽商的视野。这与在传统内陆商贸为主的格局中,宁波处于陆路交通末梢,海上交通优势无法充分展示有关。
宁波历史上徽商大规模崛起,始于清初康熙年间。而这与徽州歙县昌溪乡周邦头村周氏家族有着密切关系。
流经皖南周邦头村的昌源河,一路逶迤到达千岛湖,这一段就是著名的新安江。风光旖旎的周邦头又名昌溪下村,向来被世人誉为“古歙南乡第一村”,一向重耕读、善商贾,这个只有七十余户人家的小村落,在六百多年历史上竟然出过114位秀才、24位贡生和9位进士。周邦头商人在泱泱徽商中也独树一帜。茶与漆为徽州的著名特产,是徽州商人经营的主要项目,几乎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周邦头人凭着吃苦耐劳、精明守信和公平竞争赢得了自己的成功,使这两个行业在全国独领风骚,在一定意义上成了徽商形象的缩影。现在村内至今仍有大量宋、明书画家墨宝,其中有宋徽宗御笔题画,有康有为、李鸿章、海瑞、朱元璋题书匾额等。
周邦头周氏家族像数十万在外创业的徽商一样,具有奋斗和冒险精神,视野不拘泥于宁波一地,如周友仲最早创业地在湖北的老河口,该地盛产优质的油漆原料,民国初他在该地设立了“利生裕漆庄”,资金达到二十万元银元,尔后相继在杭州、绍兴、临海、宁波开设了6家漆店,至1930年入股上海万里油漆厂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周邦头徽商将视野投向整个中国,但宁波的商业沃土,吸引了周友仲等周邦头家族将家庭最终落脚于此,在周邦头要闯世界的年轻人,不像其他徽州地区的商人选择去杭州、扬州、南京、苏州等徽商传统集聚区,而将宁波作为外出经营的首选。“周漆吴茶潘家园”是晚清著名的民族产业品牌,也是指继盐商衰落后异军崛起的新型徽州商帮,那“周漆”指的就是周邦头做油漆生意的商人。当年的宁波成为周氏家族企业的总部,指挥着遍布全国的一百多家漆业商铺的运转。
正是在这期间,周氏家族出现两位誉满海内的“中国颜料大王”周友仲和周忠良,周忠良又是中国钱庄代表和现代银行先行者,而这两位商业巨子均起步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