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福明街道桑家村有民国早期的凉亭建筑——王墅亭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09月16日 07:22   【 】 【打印

  王墅亭碑

  赵晨沙

  宁波江东区福明街道桑家村有一处民国早期的凉亭建筑———王墅亭。

  从江南路到桑家村,向北深入村中寻觅,在后桑西侧的一幢普通民居前,王墅亭就在眼前。只见王墅亭残留的四根长形石柱孤零零伫立,亭顶木质构件荡然无存,据传由于节日燃放鞭炮而焚毁。

  旧时,这曾经是供过往行人临时歇息的亭子。民国《鄞县通志》记载:“王墅亭,县东北王驻洋村南王墅桥畔。”王驻洋村即现今桑家村一带,亭系对应王墅桥而得名。

  置身“亭”中,只见亭柱上直刻楹联,结构分别是长短四种形式。有十八字楹联一副:两途为鄞镇通衢,过客倘疲劳尽可到兹歇足。一望皆黍禾满野,农人如暇迩何妨坐此谈心。十字楹联一副:来来往往不妨在此息息,匆匆忙忙还是宽心坐坐。九字楹联一副:过柳渡以来方将十里,望梅墟而去又有一程七字楹联一副:近是主人远是客,坐而言者起而行。

  楹联对仗工整,雅致通俗,仿佛使人置身旧时光阴。其中有两句分别用“柳渡”与“梅墟”作为方位词,一虚一实,相映成趣。“柳渡”,泛指以西十里的江东江厦桥一带;“梅墟”,则为现今高新区梅墟街道,往东就是古镇海(北仑)界。旧时,这里曾是往返鄞镇两地的交通古道。赶路匆匆的人们行经此处,在王墅亭内驻足小憩,“偷得浮生半日闲”。凭栏观望,河道阡陌纵横,船儿穿梭;岸上商贾云集,信客往来;田野稻谷飘香,白鹭飞翔。楹联映射出和平丰收年代江南城郊吉祥和谐的风情世态,这也正是造亭者所希冀的美好景象。

  近旁立有《建王墅亭碑记》石碑一通,碑残,损坏严重。细加审视,尚存些许文字,记载了该亭所在的地理方位及周边水陆交通情况和建亭经过。民国九年九月(1920年9月),四位热心乡绅合建王墅亭。同年同月,敬立此碑。

  据老人们回忆,王墅亭原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歇山造、九级顶,屋脊压顶,砖上有镂空砖饰,坐北朝南,面阔单开间,通进深同面阔,五步抬梁结构,檐角飞椽略有雕饰。亭柱均为石质,同连石凳,以供行人歇息时用,小巧简洁,为东郊一景。

  附近原有王墅桥一座,现已拆。《鄞县通志》亦载:“县东北朱桑村西。清光绪六年,干事桑典清、永春、宋智选具刊;民国五年,里人重修。跨东洞桥港北流至复兴庵前,南流入后塘河,东行通朱桑村,西行通余隘村。”东洞桥港,即东塘河北岸支流,连接王墅桥。在桥西约50米处,1956年4月由邱隘区水利委员会建朱桑桥。王墅亭亦由河对岸向西迁移,历经岁月变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沧桑风雨王墅亭,水中倒影岸上景。一段90多年前宁波东郊的历史旧影重现眼前。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徐挺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新奇

温馨

高兴
闂備浇顕ч柊锝夊焵椤掍胶銆掗柛鏂跨Т閳规垿顢欓崫鍕ㄥ亾濡ゅ懎绠扮憸鏂跨暦閻旂⒈鏁嬮柛娑卞幗閺嗭拷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樺 |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銊ュ毈闁搞倖顨婇幃妤呮晲鎼存繄鏁栭梺鑽ゅ櫐閹凤拷 | 闂備浇宕垫慨宕囩矆娴e浜归柣鎰仛鐎氬鏌i弮鍫熶氦缂佽鲸妫冮弻鈥愁吋鎼粹€崇闂侀€炲苯澧鹃柟鍑ゆ嫹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闂備浇顕ч柊锝夊焵椤掍胶銆掗柛鏂跨Т閳规垿顢欓崫鍕ㄥ亾濠靛棭娼栭柛褎顨呴獮銏′繆閵堝嫯鍏屾い锔垮嵆濮婃椽鎮℃惔陇鍩炴繝闈涘€瑰鑽ゅ垝椤撱垺鍋勯柛蹇氬亹閸斿爼姊虹憴鍕姢缁剧虎鍘艰灋闁告洦鍨遍悡鐔兼煃閸濆嫬鈧悂鎮橀埡鍌滅濠靛倿鏅查幉鐐殽閻愭煡鍙勭€殿喗鎸抽弫宥夊礋椤掑鍍甸梻鍌欑劍濡炲灝顭块埀顒傜磼閹绘帩鐓奸柟顖欑劍缁傛帞鈧綆鍋呭▍鏍⒑鐠恒劌娅愰柟鍑ゆ嫹87654321闂傚倷绶氬ḿ褍螞瀹€鍕;闁跨噦鎷�闂備浇顕ч柊锝夊焵椤掍胶顬奸柛蹇撶灱缁辨挸顓奸崪浣光枅闂佺粯渚楅崳锝呯暦瑜版帩鏁婇柦妯侯槹濞堬拷(13819807679)
婵犵數鍋為崹鍫曞箹閳哄懎鍌ㄩ柣鎾崇瘍閻熸嫈鏃堝礃閿濆懍澹曢梻渚囧亝缁嬫捇宕濆澶嬪€堕煫鍥ㄦ⒒缁犳ḿ绱掓潏銊︻棃闁轰焦鎹囬弫鎾绘晸閿燂拷闂傚倷绶氬ḿ褍螞瀹€鍕;闁瑰墽绮悡鐔镐繆閵堝倸浜鹃梺缁橆殔閿曘倕鐜婚崸妤€閱囬柕澶堝劤椤撳ジ姊洪柅鐐茶嫰婢у鈧鍠氶弫濠氬极閹剧粯鏅搁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