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构建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9-19 10:20:43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上午,从江西来甬打工的洪伟强在市图书馆门口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了一本小说。“现在有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借书还书更加方便了。”这种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模式,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举措。记者昨天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多年来,我市着力在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等方面下工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

  以“民生、统筹”为导向,强化公共文化建设保障。以“就近、就便”为原则,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我市累计投入近50亿元建设“三江文化长廊”,建成了宁波大剧院、宁波博物馆等一批满足区域群众文化需求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全市11个县(市)区都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实现了综合文化站达标全覆盖,全市“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覆盖,所有公共图书馆配备了流动图书车。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已成为政府的重要民生项目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2008年以来,我市率先探索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截至2011年底,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和综合博物馆均实现了“零门槛”开放。市文化馆免费开放经验在全国推广。

  以“优质、丰富”为目标,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我市文化市场管理考核评估连续四年位居浙江省前列,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经验去年被文化部肯定推广,网吧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先后获全国人大调研组肯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并在全国网吧文明创建与管理工作交流会上推广。

  近几年来,我市相继举办承办了中国第七届艺术节分会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农民电影节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国内享有声誉的文化品牌。倾力打造“天然舞台”公益性文化活动品牌,黄金周的“广场文化天天演”推动了广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全市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日趋活跃,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5000多场,举办各类公益培训3000多场、各类公益展览300多场。

  以“高效、常态”为取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目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累计建成4513个基层服务点,基本实现了对农村、城市社区和中小学校的全面覆盖。每年举办“活力宁波”、“书香宁波”、“名城宁波”系列文化节庆活动,积极打造免费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推出了天一讲堂、群星课堂、群星展厅等免费讲座、培训,年均举办各类公益培训3000多场、公益展览300多场。通过服务外包,提高公共文化供给效能。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运作模式,每年有60多支电影放映队、30多个专业剧团活跃在农村,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和“一村一年演出一场戏剧”的目标。鄞州区“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获得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奖。社会参与,推动民办文化发展。全市民办博物馆已占博物馆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全市已引进联和院线、万达院线等6条电影院线,2011年城市电影票房超过1.7亿元。农民自办文化发展迅速,成为新时期城乡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宁波日报 记者陈青)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构建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9-19 10:20:43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上午,从江西来甬打工的洪伟强在市图书馆门口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了一本小说。“现在有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借书还书更加方便了。”这种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模式,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举措。记者昨天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多年来,我市着力在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等方面下工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

  以“民生、统筹”为导向,强化公共文化建设保障。以“就近、就便”为原则,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我市累计投入近50亿元建设“三江文化长廊”,建成了宁波大剧院、宁波博物馆等一批满足区域群众文化需求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全市11个县(市)区都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实现了综合文化站达标全覆盖,全市“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覆盖,所有公共图书馆配备了流动图书车。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已成为政府的重要民生项目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2008年以来,我市率先探索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截至2011年底,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和综合博物馆均实现了“零门槛”开放。市文化馆免费开放经验在全国推广。

  以“优质、丰富”为目标,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我市文化市场管理考核评估连续四年位居浙江省前列,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经验去年被文化部肯定推广,网吧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先后获全国人大调研组肯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并在全国网吧文明创建与管理工作交流会上推广。

  近几年来,我市相继举办承办了中国第七届艺术节分会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农民电影节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国内享有声誉的文化品牌。倾力打造“天然舞台”公益性文化活动品牌,黄金周的“广场文化天天演”推动了广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全市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日趋活跃,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5000多场,举办各类公益培训3000多场、各类公益展览300多场。

  以“高效、常态”为取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目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累计建成4513个基层服务点,基本实现了对农村、城市社区和中小学校的全面覆盖。每年举办“活力宁波”、“书香宁波”、“名城宁波”系列文化节庆活动,积极打造免费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推出了天一讲堂、群星课堂、群星展厅等免费讲座、培训,年均举办各类公益培训3000多场、公益展览300多场。通过服务外包,提高公共文化供给效能。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运作模式,每年有60多支电影放映队、30多个专业剧团活跃在农村,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和“一村一年演出一场戏剧”的目标。鄞州区“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获得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奖。社会参与,推动民办文化发展。全市民办博物馆已占博物馆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全市已引进联和院线、万达院线等6条电影院线,2011年城市电影票房超过1.7亿元。农民自办文化发展迅速,成为新时期城乡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宁波日报 记者陈青)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