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安 绘
中国宁波网讯 因为看中阿里巴巴“诚信通”认证企业的身份,金华一家企业老板在我市高桥镇古庵村一家配件公司购买了机械配件,谁知使用不到一个月配件就严重磨损。
电商“诚信”认证多为基本认证
“虽然被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型网站认证为‘诚信通’,但仍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是可靠的。”工商人员在接到举报后,对辖区的“涉网”企业开展了调查。调查发现,当前电商诸如“信用认证”、“网信认证”、“可信网站示范单位”、“信星计划”,基本上是一种会员资质认定,这些认证机构的认证内容一般是企业名称、企业住所、企业法人、注册资金、经营范围、注册编号、公司类型等工商营业执照登记的基本信息。
一般而言,不少“认证企业”除了工商营业执照登记的企业信息是可信的,其他网站上的企业信息都是未经考证的。而另一种像“支付宝特约商家”,事实上只是与支付宝有合作的商家,并不代表支付宝愿意为该商家的交易担保。
实力不济小卖家爱“吹牛”
经过商业性信用认证的企业网站都会在首页显示经过认证的标识,很多并没有在主页上告知认证的内容范围有局限,容易给他人造成一种“通过信用认证=企业信息都可信”的认识误区。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各级工商部门展开了打击网络领域侵权和假冒伪劣专项行动,对有一级域名、二级域名网站的40491家涉网主体进行了巡查。至8月底,全市工商系统共发现各类网络违法案件47起;其中,已结案31起,罚没款23.25万元;正在查处16起。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实际是30人的小企业,网站上却号称员工规模有近100人;实际上经营不佳,最高经营额100余万元,却号称年营业额超过500万元;实际是700平方米不到的厂房,却号称8000平方米的面积;实际是产品质量一般,却号称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吹牛的往往是自身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为抬高身价,吸引潜在交易对象。”高桥工商所执法人员表示,随着网络发展,许多企业把生意做到了网上,并利用网络优势展开宣传。由于网络覆盖面广,监管相对困难,有的企图通过网络夸大企业形象,有的甚至虚标营业执照。专项整治中发现企业网络诚信病主要有两种症状:一是“虚胖症”。企业为拔高形象,掩饰实力不足,在网站上虚标年营业额和注册资本、员工人数、生产规模、技术设备”。二是“昏迷症”。拥有一级域名的网站没有在网站上标识营业执照,使网络交易方对他方的企业性质、场所、注册资金、法人、资质等信息难以真正了解,这种网站容易用夸大的“一面之词”误导他人。
电商认证“各搞各的”
事实上,电子商务信用认证并不是强制性的,是否需要电子商务信用认证,由什么机构来认证,我国法律目前没有明确的强制性规定,基本上电商企业是按自己的标准“各搞各的”。
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就此事回应称,“诚信通”认证确实是一种企业身份的认证,但不能直接认证该企业自身在网上宣传情况和产品情况。为防止一些不法企业打着“诚信通”名义招摇撞骗,阿里巴巴提醒买家要选择加入“买家保障”的企业交易,因为这类企业交有一定保障金,一旦遇到不诚信行为,阿里巴巴将先行赔付。宁波日报记者 张燕 通讯员 竺鹏杰 任小青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