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盘考验水质的螺蛳
“唯有项目才能带动人气。”张君珠开始进行策略调整。
一家三口来种菜,小朋友要有玩的地方,于是有了小河摸鱼、欢乐谷;朋友聚会,可以一起钓鱼,于是又有了垂钓园。
2011年5月,山水壹号开始营业。张君珠说:“这个餐馆的菜,大部分是自己农场种的有机菜,湖鲜就取自东钱湖。”其中,螺蛳成了看家菜,几乎人人必点。这道菜的背后,是游客对东钱湖环境的信心。
螺蛳、河蚌等贝类对水质污染极为敏感,建餐馆初期,张君珠就根据东钱湖管委会环保部门的指导意见,投入15万元用于建设污水处理系统。这套造价较高的污水系统将酒店的污水进行多次过滤后,排放到东钱湖统一的污水处理厂。
据了解,东钱湖边每一家餐饮店必须像山水壹号这样规范处理污水,这是为了保证东钱湖水质清纯,由此可见当地餐馆的环保准入门槛很高———8年前,东钱湖湖水质量总体五类、局部六类,就是说“局部水域马上就要发臭”。近几年,东钱湖管委会花大力气治水清淤。现在,总体三类、局部二类,意味着“部分的湖水可以喝了”,消失了30年的小银鱼也“游”回到了东钱湖。山水壹号也凭借着“天然、有机、鲜活”品质迅速赢得了口碑。
2011年,奇奇田园的年客流量达到15万人次,一年之间翻了5倍;农场土地的租地认养率超过90%,既有有三口之家慕名前往认养的,也有不少单位以集体名义“圈地”的。
张君珠很谦虚地把这个功劳归结于成熟的环境。“东钱湖环境越来越好,这周边开的酒店、饭馆都多起来了,旅游项目都是互相促进的。”张君珠说。
就在这一年,东钱湖环湖自行车道建成,奇奇田园借机率先推出了自行车租赁服务。自行车道的建成了,又给十里四香带来了超高的人气。今年到目前为止,奇奇田园的游客量已经达到20万人次。
打造田园休闲,村民甜头初尝
奇奇田园三年跨越式的发展,其实就是东钱湖打造休闲之湖的一个缩影。而这个景区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村庄的经济发展。
奇奇田园地处东钱湖带的交通末端,原来那里东村、西村、绿野、洋山四村的下水片区的经济一直较为落后。前些年,当地村民往宁波,大多还要坐船到莫枝,再转乘汽车。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片区里的1/3田地荒草丛生,无人耕种。
下水的真正改变,正是缘于“十里四香”的开发。今年65岁的蔡家祥,之前靠四处打点小工、耕种家里的3亩口粮地,全年收入不足3000元。2009年开始,生活有了改变:他不出家门找到了活干,就在家门口的奇奇田园农庄从事“代种”,打理5亩地,一年收入约2万元。
目前,下水片区的村民,有的租赁出农田,直接受益于租金,有的和蔡家祥一样,“洗脚上田”后,在“十里四香”的景点里上岗,还有的依托这一区位优势,从事二、三产业。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