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奉化溪口的明溪村,只见白墙映黑瓦、古桥衬碧溪,修整一新的游步道、崭新的安置小区,让人眼前一亮。昔日地处偏远、村级年收入仅4万元的贫困村,如今脱胎换骨,面貌大变样。
今年初,明溪村列入全市首批欠发达区域村庄整治专项行动计划。在市委农办等指导下,该村实施了危房拆旧、农居外立面改造、新建安置小区、改建村养老中心、修复游步道等10余个项目,总投入2000多万元。该村按政策享受了市县专项补助资金300万元;退宅还耕后,获得了土地指标费1000万元。奉化市水利、民政、贸易、旅游等多个部门带资金参与了项目建设。
明溪村成为我市欠发达区域“蝶变”的一个缩影。“市、县政策倾斜,部门打出组合拳,社会各界爱心帮扶,成为欠发达区域面貌大变的强大推动力。”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杨胜隽说,“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帮扶机制不断完善,推进了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我市尚有16个乡镇3个片区(“16+3”区域)经济相对欠发达。当地基础设施薄弱、村级集体收入少、低收入农户多,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的“短板”。
“如果说,前5年的扶贫措施主要是解决危房、贫困生上学、建机耕路等实际困难,那么,近5年我市的扶贫思路发生了根本转变,是以城乡统筹为理念,以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作为总体目标。”市农办副主任陈育峰说,今年以来的扶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率先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是政策性的“兜底”举措。从今年1月1日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低保“城乡一体、标准一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32651户低收入农民享受了525元/月或465元/月的低保政策。同时,将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确定为低收入农户,将其纳入社会救助大平台。
对于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村集体,由市县两级财政补足,这是又一个“兜底”政策。在历年扶持的基础上,今年起由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用于村运行经费补助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扶持。
今年起,市委、市政府将“16+3”区域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把欠发达地区村庄整治建设列入“三思三创”破解难题十一大专项行动。市级财政新增资金9000万元用于村庄整治提升,确定60个村作为首批整治村,全面实施危旧房拆除、外立面改造、污水处理等村庄整治提升“十大行动计划”。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5亿元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
为了不增加欠发达村集体和农户的经济负担,市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每村不少于150万元,县(市)按1∶1配套。截至9月底,全市首批启动70个整治村,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1.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0%以上。不少村庄经过整治提升,成为农家乐旅游景点。
已坚持9年的“下山移民”工程,今年起也加大了扶持力度。财政补助在过去每户1万元的基础上再新增5000元。至今,住在高山、海岛的1.8万户农户搬入了移民小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27个强镇对口协作帮扶欠发达村、乡。截至目前,全市已到位资金2155万元;利用欠发达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合作开发项目20个。“16+3”区域“村企结对”实现全覆盖,共有400多家企业参与村企业结对,到位资金2000多万元。坚持多年的农村指导员制度,今年起将欠发达区域作为重点,117家市级指导员派出单位已安排帮扶资金1722万元。记者 朱军备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