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精心归位的文物
西岙村村口,有一片紧挨着小山包的颇大空地。杂草整齐划一,明显有人长期细心修整,几座翁仲武勋、卧羊立马零星排着队,单脚的石门依然巍峨,墓面已失,但依稀能辨认得出是座规模较大的古墓。
“这座石马是从村口老李家的榨菜缸里背回来的,那个石墩原本是一户人家用来垫床板的……”指着眼前一片遗迹,陈善木有些自豪,别看文物凌乱,可都是“文保队”一座座、一块块找回来,然后考证“复位”的。
简单一句话,就概括了“文保队”近年艰辛的工作。曾经辉煌的西岙村留下不少文物,但动辄千年的漫长历史让许多文物不知所踪。比如,几年前69岁的陈善木退休回村时,发现儿时经常玩耍的石人石马不见了。
和许多村民一样,那时他并不知道这最平常不过的玩艺儿其实挺稀罕。“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就要好好保管。”在他的发动下,朴素的想法促成了一支文保队,村干部、热心村民成了首批队员。
物件归位,是他们能想到的第一件事。
一听说要恢复老祖宗的东西,全村336户人家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有人拿出了藏在灶台底的老祠堂牌匾,有人清理出自家后院的老石碾;有人挖出传了几代的雕花木柱子……短短一个月时间,近百件老物件就摆在了陈善木等人的面前。
“它们原本在哪里?”这让既不太懂文物,又不熟识历史的草根文保队员犯了难。“问古书、问老人。”陈善木想到了两条捷径。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们奔走在各种各样的县志、村志之中,村里80岁以上老人的家成了文保队员的“第二个家”,就这样,眼前这座古墓的模样一点点“找”了出来:墓主人郑霖官拜淮浙发运使,历经20载割俸集资,建造“登云桥”,死后赐葬于此。“墓碑宽13.5米,墓道长50米,宽10米,两侧陈列石生像,墓前80米处设石牌坊……”
尔后,全村四五十个文物点也奇迹般地被他们一一归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