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智慧的文保实验
文物一件件被摆放了回去,可“安全”问题立马出现了。
“老祠堂前的两座云鼓很神奇,冬暖夏凉,还能治皮肤病。”云鼓本来一直严严实实地藏在村民家里,“归位”后,竟被小偷给盯上了。某一月黑风高的晚上,两个小偷把云鼓扛出了两里地,后来可能因为实在太重搬不动,才把它抛在了半路。第二天一早,村民们寻获,赶紧搬了回来。
“文物全都暴露在外,怎能保证安全呢?”这只是小村“文保队”遇到的众多难题之一。
很快,陈善木注意到石人、石马“瘦身”得厉害。“村民听说是文物,都爱去墓地里摸一摸、骑一骑。石头年代久远,本来就已经‘骨质疏松’了,一摸二摸的,鼻子平了,尾巴掉了……”更棘手的是,那座东晋古刹是木制结构,千年的风雨冲刷,如今已经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倒塌。
不过,民间有智慧。文保队想出了一套“土办法”,一种民间自发的文保实验就此拉开——
陈善木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立下了“村规民约”:“自觉保护文物,损者、偷者重罚。”而每一个古迹,“文保队”都登记造册,分派专人照料,俨然形成了一个严格的“首要责任人保护机制”。另外,一支在村民间招募的“夜巡队”也走马上任,每天晚上轮流值班,看管文物。
自制的文物保护措施,在村里随处可见。
白岩山脚,我们看到一棵圆柏被水泥墙包裹得严严实实,一半边的树叶全部枯黄,树干扭曲,还被蛀空了大部分,单薄得能被风吹倒。“这树有1200多岁了呢,早就站不稳了,我们用水泥墙把它顶住,为此还占用了旁边那户人家的半亩地。”陈善木说道。
而另一块石碾则是完全“生长”在村民阮孟畅的田地里,泥土掩埋了大半,并长了庄稼,土里的“微生物”时时刻刻攻击着松化的石头。为了保护石碾子,他主动拔掉了农作物,让出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