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余姚 正文

余姚六旬乡医坚持上山采药为便民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1月08日 07:47   【 】 【打印
0

 

  壮心不已,年过六旬新添装备

  年纪大了,不用儿女们叮嘱,老徐其实也有担忧:“手劲、腿力渐渐不如从前。是不是该歇歇了?”

  有一次,老徐在电视上看到,黄山风景区里的清洁工拴着攀岩装备捡拾山上的垃圾。这一下子就激起了他的兴趣,他四处打听后,托人花了2000余元在网上买到了登山绳、D型钩、安全吊带、手部上升器等一整套装备。

  “有了这个好东西,我爬山采药还怕什么啊!”老徐兴奋地跟家人一再说着。可装备到手后怎么用呢?老徐曾想去安徽找黄山上的清洁工拜师学艺,但后来发现消防队在灭火和救人时也有类似装备。于是,他找到了就近的余姚消防大队。

  “我还要继续攀山采药,给村里人治病呢,能教教我怎么用这套装备吗?”得知老徐的来意,姚南消防中队的官兵竖起了大拇指。姜排长亲自上阵,手把手地教老徐制作和使用绳结,穿戴安全吊带,并体验了一下悬垂下降和急停。

  昨天,得知记者来访,老徐兴奋地带上装备,前往距孔岙村10公里远的乌龙潭演示新学的攀岩技术。攀登、固定绳头、打结、下滑……一套流利的动作下来,他那矫健的身姿让同行的记者等一众年轻人叹为观止。

  夫妻同心,他说会再干20年

  “我从医已有40多年。现在一点小病就要花几十、数百元钱,还不如草药来得便宜,所以我得继续采药,给村里人治病。”老徐这样对记者说。

  老徐的妻子徐爱浓今年60岁。两口子有一儿一女,都已经成家立业。虽然明知采药有危险,但她也只能支持:“这是他的爱好,我们也没有办法。”

  “每次去路远的地方,都要凌晨一两点出发,晚上才回来。路远就在朋友家过夜,路上带一些炒麦粉、麦饼等干粮。”说起丈夫这些年的经历,妻子忍不住心疼。

  说起来,老徐跟妻子结缘,也是因为采药。1973年,村里发生过一次较大的流感。当时徐光耀肩负着采药治病的任务,徐爱浓便是他的助手。他们采了一枝黄花、野黄花、白毛风藤、千里广等药材回来熬制,分给村里人喝了以后,大家就逐渐康复了。

  因为这段难忘的经历,两人走到了一起。如今,老徐出去采药一个人人手不够时,就会叫上妻子。有时候路远,就会叫儿子开车送他过去。

  老徐说,为了完全掌握使用这些装备上、下山的技术,他托人从网上下载了教程,有时间就看。“这套装备用得好,我还能再爬10年、20年!”老徐信心满满地说着。记者 马涛 见习记者 唐贤峰 通讯员 王威 徐晨 文/摄

  编辑: 陈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