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慢慢转冷,早晚温差加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高峰也随之而来。今年11月14日是第十一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关注慢阻肺,永远不晚。
慢阻肺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8.2%。此病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患病后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有没有可以预防的办法?记者就此采访了宁波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主任委员、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赵伟和主任及相关医学专家。
慢阻肺可防可控
赵主任告诉记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或活动后气急等,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最后可累及全身各系统。
因此,有气短症状,反复咳嗽咳痰的人,尤其有长期吸烟史的人应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主动去医院就诊。
慢阻肺在临床上到底有哪些症状呢?
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喘息和胸闷:不是慢阻肺的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在较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要积极配合治疗
李大伯患慢阻肺已经30余年了,今年79岁。3年前他每年冬天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反复在多家医院辗转,平均每年要住院4次左右,并且体质一年不如一年。然而,近两年来,李老伯一次也没住过院,每个月在门诊配药维持就可以。
李大伯是如何做到从常年住院到不住院的呢?宁波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秘书姜静波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首先是戒烟。其次,进行适当的活动,并进行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锻炼。第三、家人得当的护理和营养支持。第四、每天坚持家庭氧疗15小时以上。第五、稳定期患者坚持相关药物治疗。第六、患者在感冒后症状稍加重的时候,就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治疗。第七、定期的随访和咨询,建立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赵伟和主任告诉记者说,对于这样的疾病其实说白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改变,是可以做到防病于未然的。
其一,戒烟。不主动吸烟,远离被动吸烟。吸烟为慢阻肺重要发病因素,吸烟者肺功能的异常率较高,年下降率较快,吸烟者死于慢阻肺的人数较非吸烟者为多。
其二,有家族易感性或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的个体应提高警惕,远离化工或对气道有理化损害的职业和环境。支气管哮喘也是慢阻肺独立的危险因素,必须规范化治疗。
其三,烹饪时要通风,打开油烟机。生活在农村的主妇,尽量不烧生物燃料,改用环保的液化气或沼气燃料。
其四,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勤锻炼,游泳、散步、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锻炼项目,均衡的饮食搭配,规律的生活作息。
其五,还要有防病意识。保持室内的环境和通风,室外空气质量差的时候减少外出或外出戴口罩;流行性感冒季节少去人流聚集的地方等等。
其六,对于年老体弱、儿童、易感者,可以进行预防接种疫苗或免疫增强剂治疗,提高被动免疫的能力。
记者 檀传才 通讯员 王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