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鸡蛋被1号“暖宝宝”包裹了2小时后熟透了。
6种品牌的“暖宝宝”在实验中标号区分。
实验背景
近期,气温下降,尤其是夜间气温常在10℃以下。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超市,发现“暖宝宝”销售火爆。许多超市都将“暖宝宝”专柜设在过道的醒目处,以方便消费者选购。据超市店员介绍,购买“暖宝宝”的顾客多为学生和20多岁的女性,他们把“暖宝宝”贴于肩部、背部和腰腹部,用来保温取暖。
但记者注意到,网上关于“暖宝宝”烫伤人的消息不少,这让人不由得对“暖宝宝”开始望而生畏。小片的“暖宝宝”,真能产生足以烫伤人体的威力吗?本期民生实验室就来对“暖宝宝”的“热力”进行一下测试。
实验时间:11月14日下午4点至晚上7点
实验地点:本报社会新闻部办公室
实验人员:记者、本报热心读者
实验对象:从超市随机选购的6种不同品牌“暖宝宝”
实验器材:数显测温仪1个,新鲜鸡蛋一盒6个
实验记录
(一)14日下午4点,用测温仪测出室内温度———22.3℃。
(二)在6种不同品牌“暖宝宝”中各取2片,将6个新鲜鸡蛋分别包裹起来。在“暖宝宝”表面上分别标号以便区分,然后统一盖上一条围巾用于保温。
1号为“乐购自热贴”,产地上海,使用说明中写着,该自热贴可提供12小时以上的连续温热,平均温度为40℃;
2号为“日元温心快热贴”,产地深圳,使用说明中写着,该快热贴可保持40℃以上温度8小时;
3号为“富士暖宝宝”,产地广东,包装上着重指出,该暖宝宝可持续保暖12小时,平均温度52℃,最高温度62℃;
4号为“冈本快温贴”,产地日本,使用说明中写着,该快热贴可保持40℃以上温度12小时,平均温度53℃,最高温度63℃;
5号为“暖宝宝取暖片”,产地上海,包装上除注明可持续保暖12小时外,未提及具体温度;
6号为“樱之花热力贴”,产地天津,包装上除注明可持续保暖12小时外,也未提及具体温度。
(三)2个小时后,打开包裹鸡蛋的“暖宝宝”。
(四)触摸蛋壳,感觉1号“暖宝宝”包裹的鸡蛋最烫手。观察1号“暖宝宝”的形态变化,由片状变成鼓囊状。将测温仪的感温点放在1号“暖宝宝”与蛋壳的接触面上,温度显示为69.4℃。
(五)对6个鸡蛋逐个破壳观察。1号、2号“暖宝宝”包裹的鸡蛋,蛋白已完全凝固,蛋黄也已熟透;3号、4号、5号、6号“暖宝宝”包裹的鸡蛋,蛋白基本凝结,蛋黄也变成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