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弹棉花、手工织毛衣、翻蚕丝被、羊毛衫加工……记者发现,这些老底子风行一时的传统老行当,在今年秋冬季又流行起来,而且,仅在市区新冒出来的此类加工店铺至少有好几百家。
中老年人是忠实“粉丝”
昨天,记者在高塘三村看到,4位专门翻蚕丝被和蚕丝棉袄的大妈,十分忙碌。记者仔细一打听,这段时间,她们生意做得来不及,每500克198元左右的加工以及原料费,加工一条蚕丝被需500元—1000元。尽管价格不菲,但是,她们加工预约手机铃声不时响起,从早上8时左右,到傍晚4人一直没空闲。一到双休日,生意更好。前来加工的大都是附近小区的中老年人,一位姓叶的大妈告诉记者,天一冷,需要添一床环保又暖和的被子,这种原料能“眼见为实”的蚕丝被,盖在身上踏实。
在新高路上,记者看到,一家弹棉花店,生意也十分不错,刚加工好的新棉胎不少。席梦思流行了许多年,所以,甬城不少年轻人已不大知道弹棉花这回事了。但眼下,厚实棉花胎垫被又开始被都市人所喜爱。用传统方式弹制出来的棉花胎,从老土回到了时尚的实用。记者看到,这家店的卖点,除了沿袭传统的工艺之外,还有打出“原汁原味”新疆优质棉花。这一条普普通通的棉被,以旧翻新每条收取50元—100元的加工费,若卖新棉则按原料等级来收费,价格在100元—700元不等。记者追问,加工新棉被的主要是哪些人?老板说,主要还是附近的一些中老年人。
学织毛衣的也有年轻妈妈
昨天,记者在新芝路一家专门卖毛线的店铺里看到,能一针一针织出丰富多彩花样的,除了大妈级市民,还有不少年轻妈妈。
记者发现,这家店里的女老板做生意的头脑也蛮灵活,对卖毛线的消费者包教包会。于是,毛线店里时常出现消费者“排排坐”的场景,她们边聊家务事,边切磋编织要领。织毛衣的人群中除了大妈,也有一些年轻的妈妈。一位姓张的年轻妈妈对记者说,时下,年轻人中流行做手工,她织毛线刚入门。冬季让小孩穿手工毛衣更暧和些,虽然她“赶鸭子上架”第一次尝试,好在有店老板这个师傅在,试试看吧。
昨天,记者在万安路等地看到,好几家专门加工羊绒衫的店铺,店内放着几台羊绒衫织机,四五个年轻人忙着接单、编织,机声阵阵似乎又穿越到家户相闻机杼声的旧时光。在一家店里,一位年轻的店主告诉记者,店门口放着一台电子秤,消费者只要从羊毛羊绒原料色卡里找到中意的色彩,便可当场选料过秤,这样量身定做一件“货真价实”的羊绒衫,最低400元。这些天,他们接的生意提货要等一周左右。由于生意忙,他们仅加工平板的,要加工花样的单子已不接了。
据记者了解,款式争奇斗艳的羊绒衫在大商场以及专卖店里应有尽有,为什么还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行当的生存空间呢?据一些消费者反映,除一些特殊体型的消费者有需求外,更多的是部分市民喜欢这种现场加工看得见、模得着的制作方式,感觉货真价实,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