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徐雪英
1993年毕业于宁波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宁波广播电视大学鄞州学院教师,从事教科研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①席草古称“蔺”,在宁波有悠久的生长历史。
②以余姚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水稻起源之地,有人认为“稻”是“盛水之禾”的意。
③茶古称“荼”。
④“竹”是象形字,是宁波山区最常见的植物之一。
⑤宁波人熟悉的水葫芦原产南美洲,学名“凤眼莲”。
⑥玉米在宁波被称为“六谷”。
植物名中探物产
宁波位于全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端,西部为四明山区,中部为陆海相沉积平原,东部和北部临海,具有山丘、平原、海岸三个地貌类型。植被多样,且地域特征明显。
宁波山区多红壤土层,红壤植物较多,如竹、茶、樟、松等。
竹子为宁波山区最常见植物之一。“竹象形,像竹形”,这是《辞海》对“竹”的释名,可见“竹”是象形字,是很原始的植物名称。竹制器皿为宁波人常用之物,在《宁波方言词典》里,收录“竹”类称谓超30个之多,如“毛竹”、“淡竹”、“紫竹”、“竹筱”、“竹篾”、“竹瀝”等,可见竹类植物和宁波人日常生活关系之密切,应用之广了。
茶也为宁波山区常见植物之一。宁波有天台山、四明山脉绵延境内,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故多茶树,且茶叶品质优良,源远流长。《神异记》记载,晋余姚人虞洪入四明山瀑布岭,遇丹丘子获大茗。唐陆羽《茶经》也称赞瀑布仙茗为上品,赞越窑茶碗类玉类冰。所以宁波自唐代开始就成为茶叶出口之重埠,海上茶路启航之地。但人们对茶的认识是经过一段曲折过程的。在上古时期,人们还缺乏对茶的正确认识,只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到“苦菜”一类,所以称其为“荼”。一直到唐代,人们才渐渐发现茶的更多价值,才把它从“荼”中抽离出来,减去一笔新创“茶”字来命名的。
樟树为宁波市树,甬人多称其为“香樟”,以浓重的香味为主要特点,其得名也源于这种香味。樟树是常绿乔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它的木质坚固细致,有香气,做成箱柜可以防蠹虫;树形高大美观,常作为绿化树、行道树。宁波人喜爱樟树,不但栽种广泛,还誉其为“市树”。除樟树外,宁波山上还多松树。宁波方言中称松树为“针松”,取其“针形”树叶而命名。松树为常绿树,因针叶细长成束,因此其树冠看起来蓬松不紧凑,故名“松树”。松树药用价值很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说:“松叶,名为松毛,性温苦,无毒,入肝、肾、肺、脾诸经,治各脏肿毒、风寒湿症。”宁波人至今还称松叶为“松毛”,传其有治疗多种病症之功效。事实上,松树全身各部位都可入药,松香、松节、松花、松果、松子均有不同功效,各有所长。
宁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阡陌纵横,良田成片,河港错综,水网密布,盛产稻谷、豆类及各类水生植物等。
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河姆渡考古显示,以余姚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水稻起源之地,栽培历史有六七千年之久。关于“稻”的得名,古今学者争论不一。有人认为“稻”就是“盛水之禾”的意思,其得名意在描述青青秧苗种在白花花水田中的美丽景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起源之地———长江下游地区多水的地域特征。
宁波豆类植物品种繁多,有毛豆、豇豆、罗汉豆、倭豆、梅豆等。豆类植物现在被人们当蔬菜食用,但在古代却是当时人们重要的主食。而且,当时人们不叫它们为“豆”,而称为“菽”。“菽”最早为“尗”,是象形字,上部为豆类植物出土后生长之状,下部为地下根部横生之势。因“尗”属草本类,后来人们加草头以显其属类。“豆”本义为古代一种像高脚盘一样盛食物的器皿,有时也盛“菽”,盛着盛着最后居然替代“菽”成为豆类植物的总称,真让人感慨语言发展的匪夷所思。而且随着稻、麦等主粮植物的广泛种植,豆类植物渐渐退出粮食作物的范畴,后来只被人们作为蔬菜来利用,至今仍如此。
在豆类植物渐渐退出粮食作物行列的同时,新的植物不断被人们发现补充到粮食作物行列来。16世纪初期,玉米被引进中国。玉米原产美洲,由哥伦布在古巴发现并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玉米跨上了神州大地后,因为环境气候的适宜和其易于种植的本性,迅速得以传播,成为我国很多丘陵山地人民“持以为终岁之粮”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到1846年,包世臣在写《齐民四术》时,把玉米提升到与“五谷”并列的地位,成为第六“谷”。玉米在中国别称众多,有些别称因年代久远而渐渐被人遗忘,如“六谷”。但在宁波,“六谷”却作为常用称谓词活跃在甬人话语世界里,像活化石一样记录着玉米这种外来粮食作物的前世今生。
宁波平原地区不但陆地植物众多,水生植物亦多。水塘沟汊边多见水芹、席草、水葫芦、革命草等野生草物,湖区水田则多见菱、莲、荸荠、茭白等人工栽种物类。
席草学名灯心草,古称“蔺”,在宁波有悠久的生长历史,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灯心草残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野生蔺草实物。由于这种草外坚内松,坚韧有弹性,宁波古人采集它用来编席,故名“席草”。宁波是我国著名的蔺草产地之一,至今宁波河渠沟塘边仍有许多野生蔺草生长。蔺草除编席外,还可以制纸、做灯心、作利尿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因为它的根与叶之间有一葫芦状的大气泡,所以人们称其为水葫芦。原产南美洲,1901年被引入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猪饲料推广。本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可惜它繁殖能力过于强大,能轻易野蛮地覆盖水面,破环水中其他生物生长,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荸荠”古称“凫茈”,原产于我国和印度,初为野生,地下茎不发达,个头不过像手指那么大,凫(即野鸭子)很喜欢吃,人们遂称之为“凫茈”,或“茈”。“茈”原指“紫草”,在这里借代黑紫色,喻其黑紫色的地下根。我国古代用这种野生的“凫茈”来备荒救灾。后“凫茈”不断进化,地下茎逐渐膨大,变成扁球形,球茎上长出环状节和顶芽,像隆起的果蒂和“肚脐”,人们遂象形名其为“鼻脐”,“鼻”有突出隆起之义,“脐”为“肚脐”简称,“荸荠”在古代和“鼻脐”同音,后代替“鼻脐”成为这种植物的正式名称。
宁波滨海平原是年轻的海陆平原,因其成陆时间短,盐碱情况仍然很严重,所以自然植被以耐盐碱的草本植物为主,在未垦地及海涂上分布辣蓼、青蒿等耐盐碱野生植物。
辣蓼古称“蓼”,原产于我国。先秦古籍《礼记》已有“脍,秋用‘蓼’”的载录。意思是在秋季,要把“蓼”加在肉食里面作为调料食用。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蓼”说:“蓼,辛菜……也。从草,翏声”。“辛菜”指其为有辛辣气味的调味菜。“翏”古代和“料”同音,原指鸟高飞的样子,和草头联合起来命名可能是形容蓼类植物植株高大,枝叶繁茂之状。宁波地区过去一直有采辣蓼制白药酿酒的传统,现在随着酒业的发展,这种传统技术且行且远,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境地。
青蒿亦称“香蒿”,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蒿”为形声字,从草、从高。意为“蒿”是一种长得较高的草本植物。《诗·小雅·鹿鸣》里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诗句,这里的“蒿”即为青蒿。每年清明,宁波地区素有做青团的习俗,做青团的重要原料是艾草,宁波人根据颜色单呼其名为“青”,又因其外形和青蒿相似,有时也叫“艾蒿”。这几年野生“青”数量减少,一些人就采青蒿替代“青”做青团子,虽颜色相似,但口感却逊色不少。
除上述植物外,宁波滨海平原野外还有众多的野生植物,如马兰、花莲菜、乌葱等,这些数不胜数的野生植物和田地里种类众多的人工栽种植物共同勾勒了宁波滨海平原“郁郁葱葱佳气浮”的美好生态环境。
植物名中读文化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长江下游地区,宁波方言植物名渗透熏染着古人的文化传统思想,反映出宁波古人不少文化审美心理。
龙是中国神话中极具文化色彩的神异动物,中国人对龙有着特殊的感情。宁波位于东海之滨,为传说中东海龙王敖广直辖之地,所以宁波人对龙的感情尤为深厚。在宁波方言植物名中,有不少以龙命名,如龙须竹等。龙须竹是竹子的一种,有的高不盈尺,主干娇细如针,可做盆玩,但不可见霜雪,古人珍爱之,喻其为龙须,故名。
宁波有一种竹因其富于弹性,常被人们用来制作手杖,供老人使用,故被命名“寿星竹”。其命名不但体现人们追求福禄寿的美好愿望,还体现宁波人尊老爱老,慈孝为尚的良好民风。另有一种草初开白花,后却能转色为黄花,因《本草纲目》称其为“金银花”,比较迎合人们求财求福的心理,所以流传广泛,而且称谓公认度高,罕有别名,甚至连最初之名———“忍冬”都快被人们遗忘。在宁波,很多人都知道金银花,但“忍冬”一词可能只有少量专家知之。就像指甲花,宁波人喜欢称其“满堂红”,喜气洋洋寓意佳,所以极少有人称其为“凤仙花”或“指甲花”。
豌豆在宁波被称为“蚕豆”,但这是常用称谓之一,豌豆在宁波(包括浙东)的另一种常用称谓是“罗汉豆”,其得名缘由可能是因为豌豆粒饱满滚圆的形状相似于绿色佛珠,宁波孩子们常把熟豌豆剥开,用线将豆珠串成串,挂在脖子上,犹如罗汉胸前的佛珠串,故名“罗汉豆”。另外宁波还有一种芥菜,名为“弥陀芥菜”,这是芥菜的变种,茎上有瘤状高高突起,人们认为其形状像“弥陀”,故名。
由于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宁波一直是山林覆盖广,植物种类多的环境佳地,以往在村庄、河流、道路两旁都可见各种花草和灌林木,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大幅加剧,许多原生植物逐渐消失了。现在,说起宁波传统植物名谓时,有许多已找不到相应的实物了。
摄影 龚国荣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