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奉化 正文

奉化永丰桥里的人文故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2月02日 08:00   【 】 【打印
0

  永丰桥,在奉化市萧王庙街道岭丰村,位于镇街的西尽头。虽然它是一座石拱桥,但是,因为桥面宽阔、平直无拱,且与两头街路相连,再加上现在桥所跨河道已被填,只剩桥下池状一段,偶经此地,如果不是两侧栏柱上的石狮提醒,很有可能会不注意,其实,它是一座非常不错的石拱桥。据清光绪《奉化县志》载:“永丰桥,县北二十里,泉口市。乾隆五十年修,光绪十九年撤旧易新,升高旧址,高一丈五尺,上护石栏、下为环洞。”现桥建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

  永丰桥单孔,净跨5.60米,当地人称它为“撑桥头”,“撑”在这里是一个非常形象化的字,撑桥就是指拱桥,券石挤撑而成拱。此桥拱券分成五节,每节有六块券板,两节券板之间,用整根条石作横筋,券石之上有护拱的眉石,桥面净宽3.77米,面长6.40米,因为桥两头连街路,早先也只有两级步阶。此桥桥型虽然不大,但用料考究、建造精致,无论是桥的主体拱券、桥墙、桥额、联柱,还是雕刻等,在宁波现存古桥中,均可称“上品”。

  全桥用材为清一色的红石,拱券、桥墙用石,表面平直、石缝紧密,联柱之上雕龙头,望柱之上雕石狮,桥底拱顶的正中刻“神龙化水”,特别是桥堍抱鼓石,不刻抱鼓而是雕刻伏狮,这在宁波也很少见。它的桥栏内外光滑,高0.57米、厚0.27米、长5.60米,采用一栏到头的形式,一块栏板净重就有两吨半,更不要说毛坯的重量了,是宁波现存最厚重的石桥栏,可见其用材之侈奢。

  永丰桥的桥额嵌于桥墙正中的拱券之上,额石平滑,四周刻回形纹,南面正书,北面篆书,书额之人为镇东头孙村的孙锵。萧王庙孙氏是一个大族,明代,曾出过一位叫孙胜的人,弘治八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后来为他立了一个牌坊,叫“青云联步”坊,近旁有桥,叫青云桥,如今村名也叫青云村。孙锵(1856一1933),又名礼锵,号玉仙,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进士,授内阁中书,1901年补四川越厅(今越西县)同知,是奉化晚清名人,为永丰桥题额时,刚好是考中进士的次年。篆体一般见于碑额,用来书写桥额大字,在宁波也少见。

  永丰桥的联柱上刻有两副桥联,南联为:“烟村近接两乡界,驿路遥通万里行。”此联是写桥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作用。旧时奉化有奉化、长寿、金溪、松林、连山、剡源、禽孝、忠义八乡,永丰桥所在之处,属长寿乡,西与禽孝乡接壤,所以联中有“两乡界”之谓。桥所在的地名叫萧王庙,因为此地有座萧王庙而得名,该庙建于1042年,是为纪念萧世显而建,萧世显是北宋时奉化的县令,为带领百姓灭蝗治灾,累死在此地,百姓立庙祭祀,元朝追封萧世显为王,故称萧王庙。萧王庙又称泉口,因为古时此地设集市,称泉口市,宋代《宝庆四明志》载奉化六市,它是其中之一,很早已是繁华之地,泉口又处于旧时出奉化北门的干道中,故能“遥通万里”。

  北联为:“涉川利筮包牺易,题柱人来司马才。”上句用了“伏羲演卦”的传说。句中“包牺”就是三皇五帝中的伏羲氏,又称为宓羲、庖牺、伏戏等,相传其为人首蛇身,是人类的始祖,他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所以联中称“包牺易”。“筮(shì)”,就是用蓍(shī)草占卦,即占卦时依照蓍草茎的数量来推断凶吉。古时,占卦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上至国家大事,下至个人行为,有很多事都要占卦,即使是渡一次河,也要占卦,因为古时渡河交通方式落后,当人们需要渡过大河时,就会去占卜,《易经》中就多次提到“利涉大川”。

  下句则是“相如题柱”的典故,西汉时的司马相如,是位大文学家,早年与卓文君私奔,曾经落魄,后来,他离开成都去长安,从成都北门外的升仙桥经过,题句桥上以明志,“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后来升仙桥就改名叫驷马桥了。司马相如当年是怀才赴京,后来,人们在桥上撰联时,经常会借用这个典故。上下二句都与涉水有关。

  两副桥联,用典妥切,对仗工整,行楷联字,遒劲有力,均不知出于谁人之笔,莫非都是由孙锵所撰书?

编辑: 陈奉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