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12月13日下午1时,浒山街道鸣山社区一排新建的高平屋前,锣鼓声声、鞭炮阵阵,社区居民正在庆祝该社区拆迁区首批老人入住“爱心房”的签约活动。“阿拉老爹再也不用发愁以后没地方停了。”为86岁的父亲周忠海签完入住协议,居民周厚定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当天是鸣山社区拆迁区首批困难老人和社区签订临时过渡房租赁合同的日子,老人们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代他们来签约的都是他们的子女。来到崭新的房子前,大家都看得特别认真。“房子簇新,老人停停交关好。”“是啊,旁边还有活动室,老人还可以活动一下筋骨。”几位子女相互交流着。李渭苗的母亲徐琴花今年89岁了,也是首批入住“爱心房”的其中一位老人。来看房的儿子李渭苗说,他家在鸣山新村二期拆迁区块,他自己租了60平方米的房子,老母亲一直住在他妹妹家。最近,因为妹妹的儿子要结婚,房子一下变得十分紧张,这事也成了大家的心结。就在这时候,社区为困难老人建造的“爱心房”建成了,他们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大多数老人因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很难顺利租到房子。”鸣山社区书记陈文强告诉记者,因为担心老人独租的安全问题,房东和家人都有顾虑,拆迁区老人的安置问题一时成了难题。社区干部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建设部门进行了沟通,(下转A2版{1})
(紧接A1版{1})并提出在社区内专门找地方为困难老人建造“爱心房”作为临时过渡,得到建设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年8月份,总投资90万元,占地面积4200多平方米的爱心房开始建设。12月初,首批10间房子交付使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紧靠10间新房子的旁边,还有一长排房子,南面一间门上写着“老年活动中心”,北面大门口上方则书有“公共爱心食堂”。陈文强告诉记者,这也是为入住这里的老人设立的,将来老人可以就近用餐、就近活动。此外,社区还准备成立一个由年轻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小组,定期对这里的老人进行走访和服务,让老人住得舒服,他们的小辈过得安心。
据悉,15日,首批老人全部入住“爱心房”。之后,鸣山社区计划春节后开始建造第二批27间“爱心房”,并接受该社区拆迁区内80岁以上困难老人的入住报名申请。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张衡 岑迪锋 实习生 方梦盼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