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 赵李阳
日前,宁波市黄鹂小学抽取160位学生开展了关于孝德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显示,小学生的孝德遵守情况总体良好,学生们懂得什么是“孝”并愿意付诸行动,但是对于宁波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女)的典故,超过一半的学生回答不知道,家庭以及社会给予的孝德教育还有待加强。
薛丛川
调 查
喜:大都知道“孝” 并愿付诸行动
统计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60位学生当中,有82%是独生子女,而且有78%的学生家庭都不与祖辈同居。
“你知道什么是孝,它包含哪些内容吗?”这一选项中,有78%的学生选择“知道”,20%选择“知道一点”,97%的学生都读过《弟子规》。
学生们能够认识到长辈的不易,并愿意为长辈省心和减压。七成学生认为父母平时工作辛苦,85%的学生不会对父母的工作状况或经济条件产生抱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认为祖辈年级大了,过去吃过很多苦,现在让他们先享受生活。92%的孩子甚至对长辈的身体健康情况有所了解。超过9成的学生不会在上下学时让家长代背书包。
在如何孝敬长辈方面,在长辈生日的时候,孩子们都会有所表示,通过一句问候和自制贺卡,赠送生日蛋糕,或者做一件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敬爱。平日里还会将好吃可口的饭菜让长辈先吃。孩子们认为,孝顺父母以及长辈最好的方式是用好的成绩回馈,还要帮父母做些家务,常陪祖辈聊天解除寂寞,而且不在外面惹事给家里添麻烦。
忧:孝德重担在学校 社会与家庭缺位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梳理和分析,绝大多数的学生孝德状况良好,这一点令学校感到欣喜,但同时,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孝德教育的欠缺也让人产生担忧。
在“你对孝的了解主要通过什么渠道?”这一问题,65%的学生选择“学校教育”,选择家庭和社会的分别是28%和5%。
从问卷反馈来看,接受调查的孩子大都家境不错。在“你坐飞机旅游过几次?”问题中,78%的孩子都坐过飞机外出旅游,这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坐过4次飞机,将近40%还出过国或者赴港澳台等地旅游。
黄鹂小学校长章国明告诉记者,虽然学生家境都不错,但是孩子父母对孩子给予的物质支持超过对孩子精神文明方面的投入。从读《弟子规》这一项来说,本该从小由父母教受的,变成由学校代劳了。只有33%的孩子表示是父母教他们读《弟子规》的。
还有在“是否记得长辈生日”方面,都知道父母生日的只占24%,到祖辈“都知道的”下降到15%。
对孝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认为父母非常重视的为44%,认为学校非常重视的达60%,还有将近10%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这块不重视。
此外,社会对孩子们的孝德教育也存在缺位现象。“你知道宁波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孝子(女)吗?”这项回答中55%的选择“不知道”。这结果与宁波源远流长的慈孝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孝德教育的重担都在学校。”黄鹂小学校长章国明无奈的表示,现在的状况是“5+2=0”,学生5天在校接受的孝德教育,在家过完周末,效果几乎为零。
破 题
“德育千分卡”激发孝德学习动力
调查显示,学生在校的孝德教育情况良好。记者了解到,这主要得益于该校推出的“德育千分卡”。
“这群00后的独生子女们虽然都懂得孝顺要听话、懂事,但不对父母长辈言听计从,他们有自己的主见。”黄鹂小学校长章国明说,对于学生的教育要宜疏不宜堵,要循顺应孩子的心理。
章校长介绍,学校推出的德育千分卡的灵感就是来自他发现学生平时喜爱买的零食中附带的精美卡片,学生们为收集到一整套而感到骄傲的心理,故而推出德育千分卡,大小如银行卡一般,制作精美,吸引学生为得到它而努力。
上课认真获面值8分的卡,做好事奖16分的,得大奖校长亲自给予32分的,但做错了事得要扣分……正是符合孩子们心理特征的奖惩机制,使得做好人好事的学生不断涌现。
501班的吕孟萍从学期初到现在已经积累了1300多分,成为学校里的佼佼者,令同学们颇为羡慕。为何能获得这么多分数?吕孟萍向记者娓娓道来:上课纪律好、军训优秀学员、少先队奖章……
吕孟萍说:“现在班级里好事大家都争着做,擦黑板、放学扫地、自行组织班队课,就为得到分值卡的奖励。”
章校长说,对于学期末德育分数靠前的学生,学校在国旗下面向全校进行表彰和给予物质奖励,最高分获得者还能获得一项殊荣:学校管乐队凑乐,在老师的陪同下,敲锣打鼓送“状元”回家。“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一下子就被激发了。”
为了提升家庭的参与度,学校还将一部分的德育千分卡授予权给家长,家长根据孩子在家中的孝德表现,以及是否听话懂事等方面与学校老师密切沟通,酌情给予分数。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提升孩子的德育和孝德方面的教育。
对于社会的支持,章校长呼吁社会各界都要加入到关心和重视对孩子们的德育、孝德方面的教育中来。
图片新闻 | ||||||||||||
|
||||||||||||
|